王新茂在创业的路上克服了各种困难,期间从未想过放弃。他到全国各地进行学习,后通过改善养殖方法解决了夏季海参融化的问题;因为不想浪费海参嘴,将其用于养海鸭;为吸引更多客户,不惜花重金请来专家研发出了具备方便性的海参液浆产品。在他的努力下,于年取得了多万的年销售额。他是如何一次次绝处逢生的呢?本期子牙童趣新农人观察就带你走进王新茂的故事。
王新茂于年在山东蓬莱出生,当他20岁后,从身边的事物中发现了商机,于是自己决定创业,接着就开始着手收破烂的工作。他开始收集旧渔网,将其整理并进行二次加工,接着进行销售。渐渐的,身边人看到他有所收获,就纷纷加入他的行列,最多的时候人数多达人,于是他得到了“破烂王”的称号。
直到年,海参养殖业在当地兴起,王新茂就有了新的就业想法。他想转业养殖海参,因为他自己大概计算了一下,投入到海参业,经过四年努力,就能赚多万。在经济效益高的基础上,他开始踏进了养殖海参的第一步。就在同年,他紧跟上海参养殖的步伐。在自己之前收破烂的小院后面专攻海参养殖,为此划了50亩用作养殖池。此外,为了保证一次成功,王新茂还专门请了海参的技术员一同加盟。就这样奋斗了四年,当时新鲜海参的单价价格已经到了60元,至此已经收获了多万元。在第一桶金的促使下,他决定将海参业做大做强,于是又将万元投入到海参业中去。就这样,他的海参养殖面积已经多达亩。
又过了四年,当他兴致勃勃地等待丰收时,噩耗接踵而至。原来是因为他想尝试等海参长得更大一点再卖,于是错过了适合卖海参的季节,原本已经长好的海参最后竟然化成了臭水。眼看四年的努力就这样白费了,王新茂接连几天都睡不着觉。但是王新茂还是不甘心就此收手。于是,他开始四处筹集资金,接着又不惜将借来的多万先用于请专家来指导。经过专家的实地考察,终于将失败的原因找到了。据专家分析,因为海参的体表存在着一种自溶酶,因为当时正直酷暑,养导致养殖池里的水温随之升高。而32℃已经是海参能承受的最高温度了,因此不耐受于8月的天气,自然就会逐渐融化了。
这是养殖海参所遇到的巨大难题之一,王新茂知道自己必须要设法解决。于是他开始到国内各个地区的海参主产区实地探索,学习了一些关于海参养殖的先进知识。经过进行一系列实地学习,知道了好的海参苗是重要保证。接着,王新茂就专门从外地买来优质的海参苗。首先将海参苗放在室内的养殖池培育,等六个月后再转到室外接着进行养殖。有了前车之鉴后,他分析养殖池中的水不是流动水,才会导致水温会随着气温的升高而升高;而海水是流动的,若在海上制备网箱进行养殖,水温就会和海水的温度一致,给海参一个具有恒定温度的生长环境。
此后,经过这一番调整,海参已经能够安然无恙地度过夏天了。在自己的海参养殖业得到保障后,他还无私地将自己的经验告知了其他养殖海参的农户,让他们也没有了这类后顾之忧。不料好景不长,他的海参事业又遇到了新的瓶颈。年时,海参在市场的销售行情不太好,海参的价格急剧下跌。谁也没有料到鲜海参的单价居然从元下降到了40元,这让很多海参养殖户猝不及防,于是,大批养殖户在这样的行情下无奈转行。
王新茂依旧没有放弃,他想着如果能够将海参变废为宝是不是就能解决当下的问题呢?在他的一番学习与研究后,他发现大家因为海参嘴中的牙齿和泥沙不好处理,所以并没有被用于做食材,往往被视作废弃物丢掉。接着他自己计算了一下自己的养殖场所产出的海参嘴重达两吨,他可不想让这些海参嘴被白白浪费掉。后来,他从电视报道中了解到苏红荣养鸭卖蛋的事迹,她是知名的腌蛋高手,还靠此手艺收获了上千万的销售额。他灵机一动,就带上海参嘴去到乳山找苏红荣进行投喂试验。琢磨着能不能用海参嘴喂海鸭。正好鸭子对于新食物海参很喜欢,又能很好地起到给海鸭补钙的作用。接着,他俩就开始强强联合。
又因为他们的咸鸭蛋本就独具特色,也就受到了广大游客的喜爱,纷纷进行购买。毋庸置疑的是,这样的销售模式是很成功的。与此同时,王新茂也因为海参嘴获得的额外收入提高了自己的销售额。此后,他忙得不可开交,实现了将年销售额提升到了高达万元,他再次靠废物利用成功翻身。
后来,低谷行情结束,又让王新茂等来了新的红利。自年开始,海参的单价有所提升。于是,王新茂所投入的这两个项目加起来,年销售额已经超过了万元。但是他没高兴多久,就遭受到了母亲患上癌症的打击。他觉得自己能坚持一路走下来的很大一部分动力都是来源于母亲的支持与帮助,他顿时觉得无比痛苦,一时间觉得自己的天都要塌了。后来他想到自己作为企业的领头人,不能辜负乡亲们的期望。为了让大家都能过上好日子,他又重振旗鼓,一边工作,一边抽空尽心照顾母亲。因为母亲牙口不好,一心想给母亲补身子的他专门把海参打碎后再做给母亲吃。
正是这一举动让他又有了一个创新的想法。当时他们已经做出了干海参,而干海参需要泡四五天才能食用,这也就满足不了怕麻烦的客户群体。于是他就想试着把海参制成液状的,让顾客实现直接饮用就节省了很多处理的步骤。为了确保成功,他专门以自己充足的诚意和高昂的报酬请得已经退休的窦立新出山,将此项研发工作交给了多年来一直从事食品研发工作的他。
窦立新对此进行一番研究后,最后通过生物酶解技术实现了将海参溶解成液体。即把生物酶加入海参中,使其进行酶解,最后得到液体。经过试验,制成一瓶30毫升的海参原浆大概需要0.7根海参。这个产品因为具备方便性,渐渐广受欢迎,成为了主打产品之一。
王新茂投入的海参和咸鸭蛋这两个项目于年时已经收获了多万元。现今他虽已经57岁了,但是仍旧干劲十足。他认为创业就是一条没有回程的路,无论会有什么后果,都要勇往直前,当在过程中参陷险境时,只有坚持和变革才是王道。
世间唯一不变的就是一直在变,创业本就是需要不断进行创新。王新茂之所以能创业成功不仅仅是源于现成的机遇,还得益于他一直在为自己寻找新的机遇。他并非一路顺利,但是他并没有顺其自然,不仅设法解决当下遇到的一切难题,还不断发掘出新的道路。要想绝处逢生,首先自己要持之以恒,去探寻新的希望。正如他所说的,只有坚持和变革才是王道。
好了,本期子牙童趣新农人观察就为大家讲述到这里了,看了王新茂的故事,你有什么话想对他说吗?欢迎在下方评论区留言与我交流。如果你喜欢我的文章,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