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概况:
急性心肌梗死是冠状动脉急性、持续性缺血缺氧(冠状动脉血流中断)所引起的心肌坏死。临床上多有剧烈而持久的胸骨后疼痛。本病在欧美最常见,美国每年约有万人发生心肌梗死。中国近年来呈明显上升趋势,每年新发至少50万。是急诊胸痛患者的常见病因和最危险的胸痛病因之一,病情进展较快,需要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二、病因
患者多发生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狭窄基础上,由于某些诱因致使冠状动脉粥样斑块破裂,血中的血小板在破裂的斑块表面聚集,形成血块(血栓),突然阻塞冠状动脉管腔,导致心肌缺血坏死;另外,心肌耗氧量剧烈增加或冠状动脉痉挛也可诱发急性心肌梗死,常见的诱因如下:1.过度劳累、2.情绪激动、3.暴饮暴食、4.寒冷刺激、5.长期便秘、6.吸烟饮酒。
三、临床表现
典型的心肌梗死症状包括:1.突然发作剧烈而持久的胸骨后或心前区压榨性疼痛。
休息和含服硝酸甘油不能缓解,常伴有烦躁不安、出汗、恐惧或濒死感。2.部分患者疼痛位于上腹部可能误诊为胃穿孔、急性胰腺炎等急腹症;少数患者表现颈部、下颌、咽部及牙齿疼痛,易误诊。3.胃肠道症状:表现恶心、呕吐、腹胀等,下壁心肌梗死患者更常见。
五、治疗
1.监护和一般治疗:无并发症者急性期绝对卧床1~3天;
吸氧;持续心电监护,观察心率、心律变化及血压和呼吸。低盐、低脂、少量多餐、保持大便通畅。
2.镇静止痛:小量吗啡静脉注射为最有效的镇痛剂,也可用杜冷丁。烦躁不安、精神紧张者可给于地西泮(安定)口服。
3.再灌注治疗,缩小梗死面积:“时间就是心肌,时间就是生命”,再灌注治疗是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最主要的治疗措施。
对于有急诊介入治疗指征的患者应尽早行急诊冠脉造影,根据病变情况进一步处理,大多数有急诊介入治疗指征的患者都需要植入冠脉支架,植入支架能打通闭塞的冠状动脉。从而恢复冠脉血液流通。如无急诊PCI治疗条件,对发病12小时内的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应进行溶栓治疗。溶栓治疗后仍宜转至有PCI医院进一步治疗。
4.药物治疗:所有无禁忌证的患者均应长期口服阿司匹林,氯吡格雷(至少一年)、他汀类药物、?阻滞剂、ACEI或ARB类药物。
5.出院前评估:出院前可进行24小时动态心电监测、超声心动图、放射性核素检查。
6.出院安排:出院后2~3个月,可酌情恢复部分工作或轻工作,以后,部分患者可恢复全天工作,但要避免过劳或过度紧张。
7.家庭康复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在医院度过了急性期后,对病情平稳、无并发症的患者,医生会允许其回家进行康复治疗。
应做到:①选择适宜运动方式和方法②掌握好运动量,是一个关键问题,运动中若有心前区不适发作,应立即终止运动。③运动量增加要循序渐进,必须在医生指导下进行,并应有家属陪伴进行。
六、预防
心肌梗死后必须做好二级预防,预防心肌梗死再发。患者应采用合理膳食(低脂肪、低胆固醇饮食)。
戒烟、限酒,适度运动,心态平衡。坚持服用抗血小板药物(如阿司匹林等)、β阻滞剂,他汀类调脂药及ACEI制剂,控制高血压及糖尿病等危险因素。
扫描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