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博物馆日 宁波市举行多项活动
“宁波市文化遗产普查成果大型特展”、“民间记忆——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特展”、“海上丝绸之路航标展”、银台第博物馆改造后重新开放、流动博物馆进校园……昨天是第33个国际博物馆日,我市各博物馆举行了多项庆祝活动。
宁波博物馆:5个半月观众突破50万
宁波博物馆新推出的“宁波市文化遗产普查成果大型特展”受到观众追捧。至昨天上午10时,宁波博物馆迎来自2008年12月5日开馆以来的第50万名观众,这标志着该馆观众数在国内省级博物馆中已名列前茅。
5月23日,上海博物馆收藏欧洲玻璃陶瓷器的特展将正式开展,这是自“故宫御用金银器特展”之后,该馆引进的又一精品特展,此特展是上海博物馆典藏精品第一次在国内展出。
“航标展”:“海丝”重要见证
宁波是“海上丝绸之路”东方始发港,作为海上航行定位导航的基本设施,航标在其中也发挥了极其重要的指引作用。昨天,“海上丝绸之路航标展”在浙海关旧址博物馆开展,展览介绍了航标的发展历史及其在航运经贸发展和国际文化交流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本次展览将至6月13日结束。
保国寺昨起展出“民间记忆——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特展”,以图片的形式展现非遗保护工作的丰硕成果。
银台第:改造后重新开放
被称为“帝师故居”的银台第博物馆改造后,昨天重新对外开放。此次改造,对银台第的三代主人童槐、童华、童祥熊的展示资料进行了补充和完善,展出三进士肖像和童氏家族世系表、童槐的书画作品;增设了南宋“都酒务”(宋代官方酒肆)的内容;增设了具有浓郁的清中晚期宁波地域特色灶房等。
银台第博物馆建立了由民间收藏家免费提供部分展品,馆方无偿提供展示场所和日常管理的新模式。这批由民间收藏家提供的朱金木雕家具与器物陈列在银台第闺房和书房,为民众呈现出一幅生动的清代中后期宁波官宦人家的生活场景,其中一张宁式床与一把杠椅,造型独特,是宁波朱金木雕家具中罕见的品种。
“宝贝放在博物馆,是最好的归宿”
北仑举行文物捐赠展
精美的良渚文化锥形玉坠饰,精良的战国时期青铜弩机,金塘水道出水的“丫”形鹿角化石,1970年林如奎青田石雕作品《仙果》、1976年邵克萍木刻套色版画《江南人家》……这些弥足珍贵的文物实体,是在北仑区收藏家协会捐赠藏品展览上看到的北仑博物馆新增“宝贝”。
昨日上午,北仑区第四个“中国文化遗产日”宣传月在北仑区收藏家协会藏品捐赠活动中拉开帷幕。北仑区收藏家胡君达、王振彪、周永全、鲍志*、陈卫立、张刚辉等15人,向北仑博物馆新捐赠藏品100余件,其中有春秋印纹硬陶罐、汉陶猪、汉代铜镜等珍贵文物,也有名家青田石雕、清光绪青花花插、邵克萍版画原作等精美艺术品,还有各种民俗物品、书籍、文革印刷品等。
王振彪是北仑区著名的收藏爱好者,也是最早向区文物部门捐赠文物藏品的藏家之一,他指着自己本次的捐献物之一——鹿角化石说:“这个宝贝是10年前向小港一位从事金塘洋面挖沙作业的工人手中买得。经过专家分析,可以证明北仑与台湾、舟山在1.5万-2.5万年前都是相通的陆地。以前曾多次有人出高价收购这个化石,我一直没有买掉,这次响应博物馆的倡议进行捐赠,这是它最好的归宿。”
捐赠者代表鲍志*说,他去年已经向北仑博物馆捐赠了2只北宋堆塑瓶,这次又捐了6件藏品,其中战国青铜弩机受到了博物馆专家的充分肯定,有可能会立刻被作为展示品添加到北仑博物馆的固定陈列中去。鲍志*还表示,一旦北仑新的博物馆建成,他还要捐献更多的藏品。
据介绍,北仑区文体局组织的以“保护文化遗产,促进科学发展”为主题的2009北仑区第四个“中国文化遗产日”宣传月活动,捐赠仪式和捐赠藏品展览是第一个活动,接下来还有“翠色古韵”鲍志*收藏古青瓷展、《北仑记忆》文集首发式、包头博物馆蒙藏唐卡岩画文物精品展、流动博物馆进企业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端午诗会、戏曲演出、农民画展览等系列活动。
据悉,目前北仑博物馆藏有本地出土及传世的珍贵文物1383件(套),大部分为陶瓷器,兼有少量玉石器、金银器、铜器、木器、书画等。从建馆至今,北仑民间收藏家们累计向北仑博物馆捐赠文物、民俗物品近700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