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齿臭病论坛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医说成语
TUhjnbcbe - 2020/12/24 15:56:00
医说成语试读:

成语,是表示一般概念的固定词组或句子。成语绝大部分是由四个字组成的,例如“空中楼阁”、“鼎鼎大名”、“青出于蓝”、“有声有色”、“欢天喜地”等,都是四字成语。少于四字的成语,有“敲门砖”、“莫须有”、“想当然”、“故纸堆”之类,多于四个字的有“桃李满天下”、“真金不怕火炼”、“心有余而力不足”、“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之类,在成语中都占少数。

成语中有很大一部分是从古代相承沿用下来的,在用词方面往往不同于现代汉语。其中有古书上的成句,也有从古人文章中压缩而成的词组,还有来自日常民众口里常说的习用语。有些意义从字面上可以理解,有些从字面上不易理解,特别是典故性的,如“汗牛充栋”、“虎踞龙蟠”、“东山再起”、“草木皆兵”之类,在汉语成语里占有一定的比例。

成语大都有一定的出处。如狐假虎威,出于《战国策·楚策》;鹬蚌相争,出于《燕策》;画蛇添足,出于《齐策》等,都是历史上的故事。至于截取古书的文句用为四字成语的更为普遍,如有条不紊,取自《尚书·盘庚》;举一反三,取自《论语·述而》“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痛心疾首,取自《左传》成公十三年“斯是用痛心疾首,睲就寡人”;分庭抗礼,取自《庄子·渔父》“万乘之主,千乘之君,未尝不分庭抗礼”;奴颜婢膝,取自晋代葛洪《抱朴子·交际》“以岳峙独立者为涩吝疏拙,以奴颜婢膝者为晓解当世”;胸有成竹,取自宋代苏轼《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画竹必先得成竹于胸中”。诸如此类,不胜枚举。其他采用古人文章成句的也为数不少。如忧心忡忡,出自《诗经·召南·草虫》;外强中干,出自《左传》僖公十五年;以逸待劳,出自《孙子·*争》;水落石出,出自苏轼《后赤壁赋》;萍水相逢,出自唐代王勃《滕王阁序》;牢不可破,出自唐代韩愈《平淮西碑》等。

在成语中,许多与医学相关,如法灸神针,出自元·王实甫《西厢记》;起死回生,出自明·张岱《鲁云谷传》;调理阴阳,出自汉·荀悦《汉纪·文帝纪一》;面无人色,出自《史记·李将*列传》;病入膏肓,出自《左传》;红杏出墙,出自宋·叶绍翁《游小园不值》等。这些成语在带给人们艺术享受的同时,也把中医药知识传播于大众之中,使得中医药知识同文学一样,在人民大众中广为流传,深入人心。有感于此,笔者在遍览成语典籍及文学诸书的基础上,广搜博辑,斟酌筛选,编辑了这本《医说成语》,奉献给大家,使广大读者在了解成语的基础上,知晓中医药知识,起到养身保健,愉悦身心,提高自身健康水平的作用。

本书分为五章。第一章为成语中的医学;第二章为成语中的疾病知识;第三章为成语中的养生知识;第四章为成语中的中药;第五章为成语中的食疗。在写作方式上,就题发挥,先列出成语,以此引出该成语的由来以及与该成语相关的中医药知识等,使读者在研读成语时对中医药有大概的了解。

本书适用于成语及中医爱好者使用,对中医、中西医结合的临床、教学工作者等也有实用价值。

本书在编写过程中,得到众多学者、专家、教授的帮助,尤其是笔者的部分医学同事,对本书提出了宝贵的修改意见,在此谨表谢意。此外,还参考引用了许多文献,限于篇幅,未能一一标明出处,在此一并致谢,盼请谅解。

由于作者水平有限,书中错误在所难免,敬请各位读者批评指正,以求再版时修正。编著者第一章 成语中的医学

一窍不通

一窍不通,出自《吕氏春秋·过理》:“杀比干而视其心,不适也。孔子闻之曰:其窍通,则比干不死矣。”高诱注:“纣性不仁,心不通,安于为恶,杀比干,故孔子言其一窍通则比干不见杀也。”窍:洞,指心窍。一窍不通,意即没有一窍是贯通的。比喻一点儿也不懂。人体有五官九窍,心窍是官窍之一。与窍相关的成语还有*迷心窍、三*出窍、七窍玲珑、七窍冒火、七窍生烟等。

官窍,泛指器官和孔窍,是五官和九窍的统称。官指舌、鼻、口、目、耳等五个器官,简称五官。五官分属于五脏,为五脏之外候。《灵枢·五阅五使》言:“鼻者,肺之官也;目者,肝之官也;口唇者,脾之官也;舌者,心之官也;耳者,肾之官也”,“五官者,五脏之阅也”。除五官之外,咽喉也属于官之范畴。《古今医彻》言:“人之九窍,阳七,阴二,皆五脏主之。”阳窍有七,一般称七窍,是头面部(眼二、耳二、鼻孔二和口)七个窍的合称。头面部的七窍,又称上窍、清窍、阳窍。人体清阳之气出于上窍,故有“清阳出上窍”之说。阴窍有二,指前后二阴(前阴尿道口和后阴肛门)。二阴,又称下窍,人体气化产物如尿便,皆从二阴排出,故有“浊阴出下窍”之说。

一劳永逸

一劳永逸,出自汉·班固《封燕然山铭》:“兹可谓一劳而久逸,暂费而永无宁者也。”劳:工作、劳动;逸:安乐、休息。一劳永逸,意即辛苦一次,把事情办好,以后就可以不再费力了。鲁迅《花边文学·再论重译》载:“‘一劳永逸’的话,有是有的,而‘一劳永逸’的事却极少。”

劳逸,包括过度劳累和过度安逸两个方面。正常的劳动和体育锻炼,有助于气血流通,增强体质。必要的休息,可以消除疲劳,恢复体力和脑力,不会使人致病。只有比较长时间的过度劳累,或体力劳动,或脑力劳动或房劳过度,过度安逸,完全不劳动不运动,才能成为致病因素而使人发病。

过劳

过劳是指过度劳累,包括劳力过度、劳神过度和房劳过度三个方面。

1.劳力过度:劳力过度主要指较长时期的不适当的活动和超过体力所能负担的过度劳力。劳力过度可以损伤内脏功能,致使脏气虚少,可出现少气无力、四肢困倦、懒于语言、精神疲惫、形体消瘦等,即所谓“劳则气耗”。

2.劳神过度:劳神过度指思虑劳神过度。劳神过度可耗伤心血,损伤脾气,出现心悸、健忘、失眠、多梦及纳呆、腹胀、便溏等症,甚则耗气伤血,使脏腑功能减弱,正气亏虚,乃至积劳成疾。

3.房劳过度:房劳过度是指性生活不节,房事过度。正常的性生活,一般不损伤身体,但房劳过度会耗伤肾精,可致腰膝酸软、眩晕耳鸣、精神萎靡,或男子遗精滑泄、性功能减退,甚或阳痿。

过逸

过逸是指过度安逸。不劳动,又不运动,使人体气血运行不畅,筋骨柔脆,脾胃呆滞,体弱神倦,或发胖臃肿,动则心悸、气喘、汗出等,还可继发其他疾病。

三寸之舌

三寸之舌,出自《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毛先生以三寸不烂之舌,强于百万之师。”三寸之舌,比喻能说会辩的口才。三寸之舌,人皆有之。然而,有的人巧舌如簧,口若悬河;有的人则口舌笨拙,言语謇涩。同是区区三寸之舌,为何有如此大的差距呢?

一般人的舌头是无法舔到自己鼻尖的,可印度的某些苦行主义者,却能舔到。我们常形容那些絮絮叨叨、搬弄是非的人为“长舌妇”。要用舌头触及到自己前额,她的舌头肯定不止三寸,也许要六寸,或者九寸。原来这些“长舌”是请外科医生在舌背上施行一次又一次的外科手术,加上几年的痛苦练习,才完成这一愚蠢而毫无意义的奇怪动作的。有一个妇女,经20年的苦练,居然能使舌头舔及自己的发际。她是世界上的“长舌妇”之最了。而在印度的一些地方,谁的舌头长,甚至能触及到自己的前额,却能得到极高的声誉。因为在这些地方的印度人心目中,这是一种近乎壮烈的英雄行为。

人的舌头来之不易,是几万年长期进化的结果。鱼类没有舌头,仅有口腔内的一个黏膜皱襞,能感觉、触觉和味觉。两栖类动物如青蛙的舌头出现了腺体,分泌黏液,不仅可湿润口腔,且可粘住昆虫。舌内也出现了肌肉,使舌能自由伸缩,捕捉昆虫。哺乳类动物如老虎,舌头不但肌肉多,腺体大,还有各种乳头,有的乳头并生有味蕾。舌头不仅能舐取食物,帮助吸吮和吞咽,还能感受味觉和一般感觉。人类能够大鱼大肉、美酒迭进,与舌头上的味觉有密切联系。人类的舌头除有上述各种机能外,还是语言的重要器官。在三寸不烂之舌的不同区域对酸、甜、苦、辛、咸的敏感程度、反应不同。实验研究证实,甜味主要是食物中的糖类所产生的,舌尖对甜味反应最为迅速;苦味主要是一些有机物产生的,舌根对苦味反应最为敏捷;咸味主要是由食盐产生的,舌缘对咸味反应最为准确;酸味主要是由有机酸产生的,舌侧和舌中对酸味反应最为灵敏。辣味是热觉、痛楚和基本味觉的混合感觉。

三寸之舌对酸、甜、苦、辛、咸分辨得清清楚楚,毫不含糊。但是,也有例外,并非人人都能使“舌尽其职”。味盲者便是徒有其“三寸之舌”之称,对某种味觉不甚敏感或有整个味觉下降的现象,医学上称之为“味盲”。美国的阿瑟·福克斯是味盲的发现者,但他自己也是个味盲。年,福克斯偶然发现,自己竟对苦味浓烈的苯硫脲毫无苦感,而别人嘴上稍稍沾上一点,便叫苦不迭。然而,他用此药在许多人中进行试验,发现也有少数人与他同病,对苯硫脲食而不知其味。后来,生理学家进一步调查,认为味盲者与遗传基因有关,是一种遗传性疾病。生理上的原因或某种疾病也会导致味盲。如人体缺锌,味蕾就会失灵,可出现食欲不振,厌食。中风病人,由于神经系统受损,也会出现偏舌感觉障碍,对香辣美食毫无知觉。

中医认为舌主味觉,心的络脉联系于舌,故有“舌为心之苗”,“心气通于舌”之说。观察舌和舌苔是祖国医学诊断和治疗疾病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早在公元前2~3世纪的《内经》一书中已有很多关于舌诊的记载。中医认为,心肝脾胃肾的经脉皆通于舌,五脏六腑在舌面上都有分布。因此,中医将舌划分为舌尖(上焦)、舌中(中焦)、舌根(下焦)和舌侧,认为舌尖属心肺,舌中属脾胃、舌根属肾,舌两侧属肝胆。因此,小小的三寸之舌可视为五脏六腑的一面镜子,可以了解机体正气的虚实,辨别疾病的性质、轻重,了解疾病的治疗情况和愈后。

小小三寸之舌的作用还远远不止这些。《伊索寓言》讲得好,人的舌头是世上最好的东西,也是最坏的东西。舌头能唱出世上最优美旋律的歌,讲出最美妙动听的甜言蜜语,表达出最热情的祝愿。舌头还能沟通思想,交流感情,建立友谊;舌头却又能诽谤造谣,无事生非,恶言伤人,挑起纠纷,引起战争。

四时之气

四时之气,出自《灵枢·四时气》:“四时之气,各有所在”。四时之气,本指一年四季的气象,后以“备四时之气”喻指人的气度弘远。在中医理论中,四时之气是指春之风、夏之暑、秋之燥、冬之寒,再加上夏之火、长夏之湿,共组成六气。

六气,又称六元,是指风、寒、暑、湿、燥、火六种正常的自然界气候。六气的变化称之为六化。这种正常的气候变化,是万物生长的条件,对于人体是无害的。由于机体在生命活动过程中,通过自身的调节机制产生了一定的适应能力,从而使人体的生理活动与六气的变化相适应。所以,正常的六气一般不易于使人发病。

六气太过,则变为六淫。六淫,是风、寒、暑、湿、燥、火六种外感病邪的统称。阴阳相移,寒暑更作,气候变化都有一定的规律和限度。如果气候变化异常,六气发生太过或不及,或非其时而有其气(如春天当温而反寒,冬季当凉而反热),以及气候变化过于急骤(如暴寒暴暖),超过了一定的限度,使机体不能与之相适应的时候,就会导致疾病的发生。于是,六气由对人体无害而转化为对人体有害,成为致病的因素,能导致机体发生疾病的六气便称之为“六淫”。固然气候变化与疾病的发生有密切关系,但是异常的气候变化,并非使所有的人都能发病。有的人能适应这种异常变化就不发病,而有的人不能适应这种异常变化就发生疾病。同一异常的气候变化,对于后者来说,便是六淫了。反之,气候变化正常,即使在风调雨顺,气候宜人的情况下,也会有人因其适应能力低下而生病。这种正常的六气变化对患病机体来说又是“六淫”了。由此可见,六淫无论是在气候异常还是正常的情况下,都是客观存在的。在这里起决定作用的因素是人们体质的差异、正气的强弱。只有在人体的正气不足,抵抗力下降时,六气才能成为致病因素,侵犯人体而发病。就这一意义来说,六淫是一类因六气变化破坏了人体相对动态平衡,能引起外感病的致病因素。“六淫”又称“六邪”。

五味俱全

五味俱全,出自《礼记·礼运》:“五味六和,十二食,还相为质也。”五味:酸甜苦辣咸的合称。五味俱全,形容调味齐全适宜。如元·关汉卿《窦娥冤》载有:“大人你明如镜,清似水,照妾身肝胆虚实,那羹本五味俱全。”与此相似的成语还有甜酸苦辣、酸甜苦辣等。五味是中药常用术语,即中药的滋味。

五味,就是辛、甘、酸、苦、咸五种不同的滋味。它主要是由味觉器官辨别出来的,或是根据临床治疗中反映出来的效果而确定的。各种滋味的作用如下:

1.辛:辛有发散、行气或润养等作用。一般发汗的药物与行气的药物,大多数有辛味;某些补养的药物,也有辛味。

2.甘:甘有滋补、和中或缓急的作用。一般滋补性的药物及调和药性的药物,大多数有甘味。

3.酸:酸有收敛、固涩等作用。一般带有酸味的药物,大都具有止汗、止渴等作用。

4.苦:苦有泻火、燥湿、通泄、下降等作用。一般具有清热、燥湿、泻下和降逆作用的药物,大多数有苦味。

5.咸:咸有软坚、散结或泻下等作用。一般能消散结块的药物和一部分泻下通便的药物,带有咸味。

在五味以外,还有淡味、涩味,它们的意义和作用是这样的:

1.淡:淡就是淡而无味,有渗湿、利尿作用。一般能够渗利水湿、通利小便的药物,大多数是淡味。

2.涩:涩有收敛止汗、固精、止泻及止血等作用。

由于淡味没有特殊的滋味,所以一般将它和甘味并列,称“淡附于甘”;同时,涩味的作用和酸味的作用相同,因此,虽然有七种滋味,但习惯上仍称“五味”。

五脏六腑

五脏六腑,出自《吕氏春秋·达郁》:“凡人三百六十节、九窍、五脏六腑。”五脏:脾、肺、肾、肝、心;六腑:胃、大肠、小肠、三焦、膀胱、胆。五脏六腑是人体内脏器官的统称。也比喻事物的内部情况。如姚雪垠《李自成》第十卷第二十八章载有:“牛先生乍到这里,实际情况还不清楚。住久了,五脏六腑里的毛病你就看清啦。”

心、肺、脾、肝、肾称为五脏,加上心包络又称六脏。但习惯上把心包络附属于心,称五脏即概括了心包络。五脏具有化生和贮藏精气的共同生理功能,同时又各有专司,且与躯体官窍有着特殊的联系,形成了以五脏为中心的特殊系统。其中,心的生理功能起着主宰作用。

六腑,是胆、胃、小肠、大肠、膀胱、三焦的总称。它们的共同生理功能是“传化物”,其生理特点是“泻而不藏”,“实而不能满”。饮食物入口,通过食道入胃,经胃的腐熟,下传于小肠,经小肠的分清泌浊,其清者(精微、津液)由脾吸收,转输于肺,而布散全身,以供脏腑经络生命活动之需要;其浊者(糟粕)下达于大肠,经大肠的传导,形成大便排出体外;而废液则经肾之气化而形成尿液,渗入膀胱,排出体外。饮食物在消化吸收排泄过程中,须通过消化道的七个要冲,即“七冲门”,意为七个冲要门户,《难经·四十四难》言:“唇为飞门,齿为户门,会厌为吸门,胃为贲门,太仓下口为幽门,大肠小肠会为阑门,下极为魄门,故曰七冲门也。”六腑的生理特性是受盛和传化水谷,具有通降下行的特性。《素问·五脏别论》言:“六腑者,传化物而不藏,故实而不能满也。所以然者,水谷人口,则胃实而肠虚。食下,则肠实而胃虚。”每一腑都必须适时排空其内容物,才能保持六腑通畅,功能协调,故有“六腑以通为用,以降为顺”之说。突出强调“通”、“降”二字,若通和降的太过与不及,均属于病态。

六神不安

六神不安,出自宋·张君房《云笈七签》卷三十二:“凡人卧,头边勿安放火炉,令人六神不安。”六神:道家认为人的心、肺、肝、肾、脾、胆各有神灵主宰,称为六神。六神不安形容惊慌着急,没了主意,不知如何才好。如元·刘唐卿《降桑椹》第二折载有:“今有蔡顺的母亲,病枕在床,俺家宅六神不安。”

神、*、魄、意、志、断是人的精神思维意识活动,属于脑的生理活动的一部分。中医学将其分属于脏腑,成为各自生理功能的一部分,但总领于心。

1.心藏神:心藏神是指心统领和主宰精神、意识、思维、情志等活动。*、魄、意、志四神以及喜、怒、思、忧、恐五志,均属心神所主。

2.肺藏魄:魄是不受内在意识支配而产生的一种能动作用表现,属于人体本能的感觉和动作,即无意识活动。如耳的听觉、目的视觉、皮肤的冷热痛痒感觉,以及躯干肢体的动作、新生儿的吸乳和啼哭等,都属于魄的范畴。气血旺盛则体健魄全,魄全则感觉灵敏,耳聪目明,动作正确协调。反之,肺病则魄弱,甚至导致神志病变。

3.肝藏*:*,一是指能伴随心神活动而作出较快反应的思维意识活动;一是指梦幻活动。肝主疏泄及藏血,肝气调畅,藏血充足,*随神往,*的功能便可正常发挥。如果肝失疏泄或肝血不足,*不能随神活动,就会出现狂乱、多梦、夜寐不安等症。

*和魄均属于人体精神意识的范畴。但*是后天形成的有意识的精神活动,魄是先天获得的本能的感觉和动作。

4.脾藏意:意,忆的意思,又称为意念。意就是将从外界获得的知识经过思维取舍,保留下来形成回忆的印象。脾藏意,指脾与意念有关。脾气健运,化源充足,气血充盈,髓海得养,即表现出思路清晰,意念丰富,记忆力强;反之,脾的功能失常,脾阳不足则思虑短少,脾阴不足则记忆多忘。

5.肾藏志:志为志向、意志。意与志。均为意会所向,故意与志合称为意志。但志比意更有明确的目标,即志有专志不移的意思。肾精生髓,上充于脑,髓海满盈,则精神充沛,志的思维意识活动亦正常。若髓海不足,志无所藏,则精神疲惫,头晕健忘,志向难以坚持。

6.胆主断:胆主决断,指胆在精神意识思维活动过程中,具有判断事物、作出决定的作用。胆主决断对于防御和消除某些精神刺激(如大惊大恐)的不良影响,以维持和控制气血的正常运行,确保脏器之间的协调关系有着重要的作用。精神心理活动与胆之决断功能有关,胆能助肝之疏泄以调畅情志。肝胆相济,则情志和调稳定。胆气豪壮者,剧烈的精神刺激对其所造成的影响不大,且恢复也较快。所以说,气以胆壮,邪不可干。胆气虚弱的人,在受到精神刺激的不良影响时,则易于形成疾病,表现为胆怯易惊、善恐、失眠、多梦等精神情志病变,常可从胆论治而获效。

九回肠断

九回肠断,出自汉·司马迁《报任少卿书》:“是以肠一日而九回,居则忽忽若有所忘。”九回肠断,形容痛苦、忧虑、愁闷已经到了极点。九回肠断中的肠即大肠、小肠,为中医六腑之一。与肠相关的成语还有熬肠刮肚、愁肠百结、愁肠寸断、儿女心肠、荡气回肠、肠肥脑满、兜肚连肠等。

小肠

小肠居腹中,上接幽门,与胃相通,下连大肠,包括回肠、空肠、十二指肠。主受盛化物和泌别清浊。与心相表里,属火属阳。小肠的生理功能为:

1.主受盛化物:小肠主受盛化物是小肠主受盛和主化物的合称。受盛,接受,以器盛物之意。化物,变化、消化、化生之谓。小肠的受盛化物功能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小肠盛受了由胃腑下移而来的初步消化的饮食物,起到容器的作用,即受盛作用;二指经胃初步消化的饮食物,在小肠内必须停留一定的时间,由小肠对其进一步消化和吸收,将水谷化为可以被机体利用的营养物质,精微由此而出,糟粕由此下输于大肠,即“化物”作用。

2.主泌别清浊:泌,即分泌。别,即分别。清,即精微物质。浊,即代谢产物。所谓泌别清浊,是指小肠对承受胃初步消化的饮食物,在进一步消化的同时,并随之分别进行水谷精微和代谢产物的过程。分清,就是将饮食物中的精华部分,包括饮食化生的津液和食物化生的精微,进行吸收,再通过脾之升清散精的作用,上输心肺,输布全身,供给营养。别浊,则体现为两个方面:一是将饮食物的残渣糟粕,通过阑门传送到大肠,形成粪便,经肛门排出体外;二是将剩余的水分经肾脏气化作用渗入膀胱,形成尿液,经尿道排出体外。

大肠

大肠居腹中,其上口在阑门处接小肠,其下端紧接肛门,包括结肠和直肠。主传化糟粕和吸收津液。属金、属阳。大肠的生理功能为:

1.传导糟粕:大肠主传导糟粕是指大肠接受小肠下移的饮食残渣,使之形成粪便,经肛门排出体外的作用。

2.吸收津液:大肠接受由小肠下注的饮食物残渣和剩余水分之后,将其中的部分水液重新再吸收,使残渣糟粕形成粪便而排出体外。

安心定志

安心定志,出自明·吴承恩《西游记》第四回:“又差五斗星君送悟空去到任,外赐御酒一瓶,金花十朵,着他安心定志,再勿胡为。”安心定志,指安下心来。中医认为,心主神志,因此,安心可以定志。这里心为中医五脏之一。与心相关的成语还有白发丹心、冰心一片、触景伤心、诚心诚意、粗心大意等。

心位于胸腔偏左,膈膜之上,肺之下,圆而下尖,形如莲蕊,外有心包卫护。心与小肠、脉、面、舌等构成心系统。心,在五行属火,为阳中之阳脏,主血脉,藏神志,为五脏六腑之大主、生命之主宰。心与四时之夏相通应。心的生理功能为:

1.心主血脉:心主血脉,指心有主管血脉和推动血液循行于脉中的作用,包括主血和主脉两个方面。血就是血液。脉,即是脉管,又称经脉,为血之府,是血液运行的通道。心脏和脉管相连,形成一个密闭的系统,成为血液循环的枢纽。心脏不停地搏动,推动血液在全身脉管中循环无端,周流不息,成为血液循环的动力。

2.心主神志:心主神志,即是心主神明,又称心藏神。在中医学中,神的含义主要有三:其一,指自然界物质运动变化的功能和规律。《素问·天元纪大论》所言:“阴阳不测谓之神。”其二,指人体生命活动的总称。一般称之为广义的神。整个人体生命活动的外在表现,如整个人体的形象以及面色、眼神、言语、应答、肢体活动姿态等,无不包含于神的范围。换言之,凡是机体表现于外的“形征”,都是机体生命活动的外在反映。其三,是指人们的精神、意识、思维活动。即心所主之神志,一般称之为狭义的神。

心包络,简称心包,是心脏外面的包膜,为心脏的外围组织,其上附有脉络,是通行气血的经络,合称心包络。由于心包络是心的外围组织,故有保护心脏,代心受邪的作用。中医脏象学说认为,心为君主之官,邪不能犯,所以外邪侵袭于心时,首先侵犯心包络,故《灵枢·邪客》有“诸邪之在于心者,皆在于心之包络”之说。其临床表现,主要是心藏神的功能异常,如在外感热病中,因温热之邪内陷,出现高热神昏、谵语妄言等心神受扰的病态,称之为“热入心包”。由痰浊引起的神志异常,表现为神昏模糊、意识障碍等心神昏乱的病态,称之为“痰浊蒙蔽心包”。

肺腑之言

肺腑之言,出自唐·白居易《代书诗一百韵寄微之》:“肺腑都无隔,形骸两不羁。”肺腑:指内心。肺腑之言,指出于内心的真诚的话。肺腑之言的肺为中医五脏之一。与肺相关的成语还有别具肺肠、感人肺腑、焦唇干肺、深铭肺腑等。

肺,位居胸中,左右各一,呈分叶状,质疏松。与心同居膈上,上连气管,通窍于鼻,与自然界之大气直接相通。与大肠、皮、毛、鼻等构成肺系统。在五行属金,为阳中之阴脏。主气司呼吸,助心行血,通调水道。在五脏六腑中,位居最高,为五脏之长。肺与四时之秋相应。肺的生理功能为:

1.肺主气:肺主气是肺主呼吸之气和肺主一身之气的总称。《周氏医学丛书·脏腑标本药式》言“肺藏魄,属金,总摄一身之气”。人身之气均为肺所主,所以《素问·五脏生成论》有:“诸气者,皆属于肺。”

2.肺主行水:肺主行水,是指肺的宣发和肃降对体内水液输布、运行和排泄的疏通和调节作用。

3.肺主治节:治节,即治理调节。肺主治节是指肺辅助心脏治理调节全身气、血、津液及脏腑生理功能的作用。心为君主之官,为五脏六腑之大主。

4.肺主宣肃:宣谓宣发,即宣通和发散之意。《医学实在易》言“气通于肺脏,凡脏腑经络之气,皆肺气之所宣”。肃谓肃降,清肃下降之意。肺禀清虚之体,性主于降,以清肃下降为顺。肺宜清而宣降,其体清虚,其用宣降。宣发与肃降为肺气机升降出入运动的具体表现形式。肺位居上,既宣且降又以下降为主,方为其常。肺气必须在清虚宣降的情况下能保持其主气、司呼吸、助心行血、通调水道等正常的生理功能。

不伤脾胃

不伤脾胃,出自茅盾《子夜》十六:“骂几句不伤脾胃。”不伤脾胃比喻无关痛痒。不伤脾胃的脾为中医五脏之一,脾是中医的脏,胃是中医的腑,不伤脾胃即是要注意调养脾胃。与脾相关的成语还有感人心脾、沁人心脾、痛入心脾等。

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故脾胃强弱是决定人之寿夭的重要因素,《景岳全书·脾胃》言:“土气为万物之源,胃气为养生之主。胃强则强,胃弱则弱,有胃则生,无胃则死,是以养生家当以脾胃为先。”脾胃健旺,水谷精微化源充盛,则精气充足,脏腑功能强盛,神自健旺。脾胃为气机升降之枢纽,脾胃协调,可促进和调节机体新陈代谢,保证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因此,中医养生学十分重视调养脾胃,通过饮食调节、药物调节、精神调节、针灸按摩、气功调节、起居劳逸等调摄,以达到健运脾胃,调养后天,延年益寿的目的。

脾位于腹腔上部,膈膜之下,与胃以膜相连,“形如犬舌,状如鸡冠”,与胃、肉、唇、口等构成脾系统。主运化、统血,输布水谷精微,为气血生化之源,人体脏腑百骸皆赖脾以濡养,故有后天之本之称。在五行属土,为阴中之至阴。脾与四时之长夏相应。脾的生理功能为:

1.脾主运化:运,即转运输送,化,即消化吸收。脾主运化,指脾具有将水谷化为精微,并将精微物质转输至全身各脏腑组织的功能。

2.脾主生血、统血:脾主生血,指脾有生血的功能。统血,统是统摄、控制的意思。脾主统血,指脾具有统摄血液,使之在经脉中运行而不溢于脉外的功能。

3.脾主升清:升,指上升和输布;清,指精微物质。脾主升清是指脾具有将水谷精微等营养物质,吸收并上输于心、肺、头目,再通过心肺的作用化生气血,以营养全身,并维持人体内脏位置相对恒定的作用。

剖肝沥胆

剖肝沥胆,出自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二十一回:“承变色而起曰:公乃汉朝皇叔,故剖肝沥胆以相告,公何诈也?”剖肝沥胆,比喻开诚相待。剖肝沥胆的肝为中医五脏之一。与肝相关的成语还有侠肝义胆、剖肝沥胆、披肝沥血、破肝糜胃、剖肝泣血、披沥肝胆等。

肝位于腹部,横膈之下,右胁下而偏左。与胆、目、筋、爪等构成肝系统。主疏泄、藏喜条达而恶抑郁,体阴用阳。在五行属木,为阴中之阳。肝与四时之春相应。肝的生理功能为:

1.肝主疏泄:肝主疏泄,是指肝具有疏通、舒畅、条达以保持全身气机疏通畅达,通而不滞,散而不郁的作用。肝主疏泄是保证机体多种生理功能正常发挥的重要条件。疏,即疏通,疏导。泄,即升发,发泄。疏泄,升发发泄,疏通。

2.肝藏血、生血:肝藏血是指肝脏具有贮藏血液、防止出血和调节血量的功能。故有肝主血海之称。肝主生血是指肝参与血液生成的作用。

雕肝琢肾

雕肝琢肾,出自唐·韩愈《赠崔立之评事》诗:“劝君韬养待征招,不用雕琢愁肝肾。”雕肝琢肾,形容苦心琢磨。雕肝琢肾中的肾为中医五脏之一。与肾相关的成语还有雕心刻肾、刿□肝肾、刿心□肾、镌脾琢肾等。

肾,位于腰部脊柱两侧,左右各一,右微下,左微上,外形椭圆弯曲,状如豇豆。与膀胱、骨髓、脑、发、耳等构成肾系统。主藏精,主水液,主纳气,为人体脏腑阴阳之本,生命之源,故称为先天之本;在五行属水,为阴中之阳。在四时与冬季相应。肾的生理功能为:

1.肾藏精:肾藏精是指肾具有贮存、封藏人身精气的作用。

2.肾主水液:水液是体内正常液体的总称。肾主水液,从广义来讲,是指肾为水脏,泛指肾具有藏精和调节水液的作用。从狭义而言,是指肾主持和调节人体水液代谢的功能。肾主水的功能是靠肾阳对水液的气化来实现的。肾脏主持和调节水液代谢的作用,称作肾的“气化”作用。人体的水液代谢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将水谷精微中具有濡养滋润脏腑组织作用的津液输布周身;二是将各脏腑组织代谢利用后的浊液排出体外。这两方面,均赖肾的气化作用才能完成。

3.肾主纳气:纳,固摄、受纳的意思。肾主纳气,是指肾有摄纳肺吸入之气而调节呼吸的作用。人体的呼吸运动,虽为肺所主,但吸人之气,必须下归于肾,由肾气为之摄纳,呼吸才能通畅、调匀。正常的呼吸运动是肺肾之间相互协调的结果。所以《类证治裁·卷之二》言:“肺为气之主,肾为气之根,肺主出气,肾主纳气,阴阳相交,呼吸乃和。”

4.主一身阴阳:

肾精,即肾所藏之精气。其来源于先天之精,赖后天之精的不断充养,为肾功能活动的物质基础,是机体生命活动之本,对机体各种生理活动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肾气,肾精所化生之气,实指肾脏精气所产生的生理功能。

肾阴,又称元阴、真阴、真水,为人体阴液的根本,对机体各脏腑组织起着滋养、濡润作用。

肾阳,又称元阳、真阳、真水,为人体阳气的根本,对机体各脏腑组织起着推动、温煦作用。

肾为五脏六腑之本,为水火之宅,寓真阴(即命门之水)而涵真阳(命门之火),五脏六腑之阴,非肾阴不能滋助;五脏六腑之阳,非肾阳不能温养。故《景岳全书·传忠录·命门余义》有“命门为元气之根,为水火之宅。五脏之阴气,非此不能滋;五脏之阳气,非此不能发”之说。

5.命门:命门被赋予“生命之门”的含义,它是先天之气蕴藏之所在,人体生化的来源,生命的根本。命门的生理功能为:(1)命门为原气所系,是人体生命活动的原动力。(2)命门藏精舍神,与生殖功能有密切关系。(3)命门为水火之宅,包括肾阴、肾阳的功能。(4)命门内寓真火,为人身阳气之根本。

6.与膀胱互为表里:膀胱又称净腑、水府、玉海、脬、尿胞。位于下腹部,在脏腑中,居最下处。主贮存尿液及排泄尿液。

赤胆忠心

赤胆忠心,出自明·汤显祖《还*记·淮警》:“贼子豪雄是李全,忠心赤胆向胡天,靴尖踢倒长天堑,却笑江南土不坚。”赤:比喻真纯。赤胆忠心,形容十分忠诚。如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一回载有“又有公子一个嬷嬷爹,这人姓华名忠,年纪五十岁光景,一生耿直,赤胆忠心”。赤胆忠心中的胆为中医六腑之一。与胆相关的成语还有放心托胆、肝胆楚越、肝胆过人、肝胆照人、肝脑涂地等。

胆居六腑之首,又隶属于奇恒之府,其形呈囊状,若悬瓠,附于肝之短叶间。胆属阳属木,与肝相表里,肝为脏属阴木,胆为腑属阳木。胆贮藏排泄胆汁,主决断,调节脏腑气。胆的生理功能为:

1.贮藏和排泄胆汁:胆汁,别称精汁、清汁,来源于肝脏。胆汁由肝脏形成和分泌出来,然后进入胆腑贮藏、浓缩,并通过胆的疏泄作用进入小肠,以融化食物,而利传渣滓。

2.主决断:胆主决断,指胆在精神意识思维活动过程中,具有判断事物、作出决定的作用。胆主决断对于防御和消除某些精神刺激(如大惊大恐)的不良影响,以维持和控制气血的正常运行,确保脏器之间的协调关系有着重要的作用。故《素问·灵兰秘典论》有:“胆者,中正之官,决断出焉。”

3.调节脏腑气机:胆合于肝,助肝之疏泄,以调畅气机,则内而脏腑,外而肌肉,升降出入,纵横往来,并行不悖,从而维持脏腑之间的协调平衡。

刮肠洗胃

刮肠洗胃,出自《南史·荀伯玉传》:“若许某自新,必吞刀刮肠,饮灰洗胃。”刮肠洗胃比喻痛改前非,重新做人。刮肠洗胃中的胃为中医六腑之一。与胃相关的成语还有不伤脾胃、破肝糜胃、搜索肾胃、洗肠涤胃、饮灰洗胃等。

胃是腹腔中容纳食物的器官。其外形屈曲,上连食道,下通小肠。主受纳腐熟水谷,为水谷精微之仓、气血之海,胃以通降为顺,与脾相表里,脾胃常合称为后天之本。胃与脾同居中土,但胃为燥土属阳,脾为湿土属阴。胃的生理功能为:

1.胃主受纳水谷:受纳是接受和容纳之意。胃主受纳是指胃接受和容纳水谷的作用。

2.胃主腐熟水谷:腐熟是饮食物经过胃的初步消化,形成食糜的过程。胃主腐熟指胃将食物消化为食糜的作用。

中医学非常重视“胃气”,认为“人以胃气为本”。胃气强则五脏俱盛,胃气弱则五脏俱衰,有胃气则生,无胃气则死。所谓胃气,其含义有三:一是指胃的生理功能和生理特性。胃为水谷之海,有受纳腐熟水谷的功能,又有以降为顺,以通为用的特性。这些功能和特性的统称,谓之胃气。由于胃气影响整个消化系统的功能,直接关系到整个机体的营养来源。因此,胃气的盛衰有无,关系到人体的生命活动和存亡,在人体生命活动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所以在临床治病时,要时刻注意保护胃气。二是指脾胃功能在脉象上的反映,即脉有从容和缓之象。因为脾胃有消化饮食,摄取水谷精微以营养全身的重要作用,而水谷精微又是通过经脉输送的,故胃气的盛衰有无,可以从脉象表现出来。临床上有胃气之脉以和缓有力,不快不慢为其特点。三是泛指人体的精气。《脾胃论·脾胃虚则九窍不通论》有“胃气者,谷气也,荣气也,运气也,生气也,清气也,卫气也,阳气也”之说。胃气可表现在食欲、舌苔、脉象和面色等方面。一般以食欲如常,舌苔正常,面色荣润,脉象从容和缓,不快不慢,称之为有胃气。临床上,往往以胃气之有无作为判断预后吉凶的重要依据,即有胃气则生,无胃气则死。所谓保护胃气,实际上保护脾胃的功能。临证处方用药应切记“勿伤胃气”,否则胃气一败,百药难施。

挨肩擦背

挨肩擦背,出自明冯梦龙《醒世恒言》第三十四卷:“常常走到厨房下,挨肩擦背,调嘴弄舌。”挨肩擦背,意即肩挨肩,背擦背,形容人多拥挤。挨肩擦背虽是形容人多拥挤,但擦背却是一种有效的健身方法。《红楼梦》中有很多擦背这方面的描写。例如在贾府中,丫环们就经常为贾母、王夫人等人擦捶背,使她们感觉松快和在病中减轻症状。第五十三回“宁国府除夕祭宗祠,荣国府元宵开夜宴”写道:“宝玉见晴雯将雀裘补完,已使得力尽神危,忙命小丫头来替她捶着,彼此捶打了一会儿。”书中虽没说捶的什么部位,常识可知,是捶的背部。第五十七回描述黛玉听到宝玉失去知觉,眼直手脚凉的消息后,“哇”的一声,将所服之药,一口呕出,抖肠搜肚,炙胃扇肝的,哑声大嗽了几阵,一时面红发乱,目肿筋浮,喘得抬不起头来。紫娟忙上来捶背。

其实,擦捶背是一种早已流传在民间的健身法。在农村和一些居民区,常可看到有些老年人叫儿孙给自己捶背,捶得直打嗝,顿觉轻松愉快,与儿孙谈笑逗乐。捶背与民间流传的“刮背疗法”有相同作用。传说西汉武帝天汉元年,中郎将苏武受命率将士前往匈奴议和,议和未成,反被牵连到谋反事件中,受到匈奴提审,苏武深感有辱君命,气极之下,拔出佩刀向胸部刺去,昏倒在地。抢救医生忙命人掘出一个大坑,坑中置火,苏武被放在坑上伏卧着,医生拍他的背部,引出瘀血,把苏武从死亡线上救了出来。这就是“拍背急救法”的奇特疗效。

中医认为,擦捶背可行气活血,舒经通络。背部脊柱是督脉所在,脊柱两旁是足太阳膀胱经,共有50多个穴位,这些经穴是运行气血,联络脏腑的通路。捶打背部可以刺激这些穴位,促使气血流通和、调节脏腑,治疗某些疾病。例如,刺激背部的肝俞穴,能治肝、胃、眼病和神经衰弱,肋间神经痛等;刺激胆俞穴,可治胆囊炎、口苦、胁痛等。现代医学研究也证明,人的背部皮下有大量功能很强的免疫细胞,由于人们平时不容易触及背部,所以这些有用的免疫细胞常处于“休眠”状态。捶背时,刺激这些细胞,激活了它们的功能,于是它们就“醒”过来奔向全身各处,投入杀菌和消灭癌细胞的战斗行列中。

捶背的手法用拍法与击法。拍法,即用虚掌拍打患者的背部;击法,即用虚掌、掌根、掌侧叩击患者的背部。施用手法、动作要求协调、灵巧,着力要有弹性,每分钟60~次,用单手或双手均可。捶背可达到有病治病,无病强身的目的,确实是简便易行,不花分文的健身法。

不知头脑

不知头脑,出自明·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卷三十:“又恐怕因此惹恼了他,连自己身子立不勾,却又不见得李参*触恼他一些处,正是不知一个头脑。”不知头脑,意即弄不清楚是怎么回事。犹不知所措。不知头脑中的脑为中医奇恒之腑之一。脑、髓、骨、脉、胆、女子胞,总称为奇恒之府。奇恒,异于平常之谓。脑、髓、骨脉、胆、女子胞,都是贮藏阴精的器官,似脏非脏,似腑非腑,故称奇恒之腑。与脑相关的成语还有肥肠满脑、浮头滑脑、肝脑涂地、鼓脑争头、昏头搭脑、虎头虎脑等。

脑,又名髓海、头髓。在气功学上,脑又称泥丸、昆仑、天谷。脑深藏于头部,位于人体最上部,其外为头面,内为脑髓,是精髓和神明高度汇集之处,为元神之府。脑的生理功能为:

1.主宰生命活动:脑为元神之府,是生命的枢机,主宰人体的生命活动。

2.主精神意识:人的精神活动,包括思维意识和情志活动等,都是客观外界事物反映于脑的结果。脑具有精神、意识、思维功能,为精神、意识、思维活动的枢纽。脑主精神意识的功能正常,则精神饱满,意识清楚,思维灵敏,记忆力强,语言清晰,情志正常。否则,便出现神明功能异常。

3.主感觉运动:眼耳口鼻舌为五脏外窍,皆位于头面,与脑相通。人的视、听、言、动等,皆与脑有密切关系。

病入骨髓

病入骨髓,出自《韩非子·喻老》:“疾在腠理,汤熨之所及也;在肌肤,针石之所及也;在肠胃,火齐之所及也;在骨髓,司命之所属,无奈何也。今在骨髓,臣是以无请也。”病入骨髓,意即病到骨头里。形容病势严重,无法医治。也比喻事态严重,无法挽救。病入骨髓中的髓为中医奇恒之腑之一。与髓相关的成语还有恨入骨髓、浃沦肌髓、龙血凤髓、敲骨剥髓等。

髓是骨腔中的一种膏样物质,为脑髓、脊髓和骨髓的合称。髓由先天之精所化生,由后天之精所充养,有养脑,充骨,化血之功。髓的生理功能为:

1.充养脑髓:髓以先天之精为主要物质基础,赖后天之精的不断充养,分布骨腔之中,由脊髓而上引人脑,成为脑髓。故曰脑为髓海,脑得髓养,脑髓充盈,脑力充沛,则元神之功旺盛,耳聪目明,体健身强。髓海空虚,则出现头晕耳鸣、两眼昏花、腰胫酸软、记忆减退,或小儿发育迟缓、囟门迟闭、身体矮小、智力动作迟钝等症状。

2.滋养骨骼:髓藏骨中,骨赖髓以充养。精能生髓,髓能养骨。肾精充足,骨髓生化有源,骨骼得到骨髓的滋养,则生长发育正常。若肾精亏虚,骨髓失养,就会出现骨骼脆弱无力,或发育不良等。

3.化生血液:精血可以互生,精生髓,髓亦可化血。

病骨支离

病骨支离,出自宋·陆游《病起书怀》诗:“病骨支离纱帽宽。”支离:残缺不全,引申为憔悴、衰残瘦弱的样子。病骨支离,形容病中体瘦骨露,衰弱无力。病骨支离中的骨为中医奇恒之腑之一。与骨相关的成语还有功成骨枯、刮骨抽筋、刮骨去*、骨软肉酥、钢筋铁骨、骨肉团圆等。

骨,泛指人体的骨骼。骨具有贮藏骨髓,支持形体和保护内脏的功能。骨的生理功能为:

1.贮藏骨髓:骨为髓府,髓藏骨中,所以说骨有贮藏骨髓的作用。骨髓能充养骨骼。骨的生长、发育和骨质的坚脆等都与髓的盈亏有关。骨髓充盈,骨骼得养,则骨骼刚健。反之,会出现骨的生长发育和骨质的异常变化。

2.支持形体:骨具坚刚之性,为人身之支架,能支持形体,保护脏腑。人体以骨骼为主干,骨支撑身形,使人体维持一定的形态,并防卫外力对内脏的损伤,从而发挥保护作用。

3.主管运动:骨是人体运动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肌肉和筋的收缩弛张,促使关节屈伸或旋转,从而表现为躯体的运动。在运动过程中,骨及由骨组成的关节起到了支点和支撑并具体实施动作等重要作用。所以一切运动都离不开骨骼的作用。

脉脉相通

脉脉相通,出自李大钊《Bolshevism的胜利》:“人间的生活,都在这大机轴中息息相关,脉脉相通。”脉脉相通,意即血管彼此相通,比喻关系密切。脉脉相通中的脉为中医奇恒之腑之一。与脉相关的成语还有急脉缓灸、一脉相通、一脉同气、一脉相传等。

在中医学中,脉有多种含义,一是指脉管,又称血脉、血府,是气血运行的通道。二是指脉象、脉搏。三是指诊脉法,属切诊、脉诊范畴。四是指疾病名称,属五不女之一,即螺、纹、鼓、角、脉中之脉。脉的生理功能为:

1.运行气血:气血在人体的血脉之中运行不息,而循环贯注周身。血脉能约束和促进气血,使之沿着一定的轨道和方向运行。饮食物经中焦脾胃的消化吸收,产生水谷精微,通过血脉输送到全身,为全身各脏腑的生理活动提供充足的营养。如果脉中气血数量减少,营养亏乏,就会导致全身气血不足。若脉中气血运行速度异常,运行迟缓则血瘀,血行加速,血液妄行则出血。

2.传递信息:脉为气血运行的通道,人体各脏腑组织与血脉息息相通。脉与心密切相连。心脏推动血液在脉管中流动时产生的搏动,谓之脉搏。脉搏是生命活动的标志,也是形成脉象的动力。脉象是脉动应指的形象。脉象的形成,不仅与血、心、脉有关,而且与全身脏腑机能活动也有密切关系。因此,脉象成为反映全身脏腑功能、气血、阴阳的综合信息,是全身信息的反映。人体气血之多寡,脏腑功能之盛衰,均可通过脉象反映出来。所以,通过切脉来推断病理变化,可以诊断疾病。

体无完皮

体无完皮,出自《世语》:“师纂亦与艾俱死……死之日体无完皮。”体无完皮,意即全身的皮肤没有一块好的,形容遍体都是伤,也比喻理由全部被驳倒,或被批评、责骂得很厉害。体无完皮中的皮即皮肤。与皮相关的成语还有皮之不存,毛将焉附;皮相之见;顽皮赖骨;寝皮食肉;皮笑肉不笑;体无完肤等。

皮,皮肤的简称。皮毛是皮肤和附着于皮肤的毫毛的合称,包括皮肤、汗孔和毫毛等组织。皮肤有分泌汗液、润泽皮肤、调节呼吸和抵御外邪等功能。一般习惯上常常皮与皮毛混称。皮的生理功能为:

1.护卫机体:皮肤是体表防御外邪的屏障。卫气行于皮毛,助皮肤以保护机体,使皮肤发挥抵御外邪的屏障作用。若卫气虚弱,皮肤疏缓,皮腠开,则外邪易于侵袭而致病。

2.调节津液代谢:汗为津液所化。汗是津液代谢的产物。汗主要通过皮肤的汗孔(玄府、气门)而排泄,以维持体内津液代谢的平衡。卫气功能之强弱,皮肤腠理的疏密,汗孔之开合,可影响汗液的排泄,从而影响机体的津液代谢。如汗出过多必损伤津液,轻则伤津,甚则伤阴、脱津。

3.调节体温:脏腑在气化过程中产生的少火,是正常的具有生气的火,是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阳气。少火达于皮肤,使皮肤温和,保持一定的温度。汗孔(又称*门、气门)是阳气藏泄的门户。正常的出汗有调和营卫,滋润皮肤的作用。皮肤通过排泄汗液,以调节体温并使之保持相对恒定。

4.调节呼吸:肺为呼吸之根源。肺合皮毛,皮毛上的汗孔有呼吸吐纳之功,故又称汗孔为玄府。

情同骨肉

情同骨肉,出自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四十七回:“我与公覆(*盖),情同骨肉,径来为献密书。”情同骨肉,形容关系密切如一家人。情同骨肉中的肉即人体肌肉。与肌肉相关的成语还有割肉补疮、骨肉相残、皮开肉绽、寝皮食肉、娇皮嫩肉等。

肉,肌肉的简称,泛指解剖学的肌肉、脂肪和皮下组织。肌肉外层(皮下脂肪)为白肉,内层(肌肉组织)为赤肉,赤白相分,界限分明,故称。肌肉具有主司全身运动之功。肉的生理功能为:

1.主司运动:人体各种形式的运动,均需肌肉、筋膜和骨节的协调合作,但主要靠肌肉的舒缩活动来完成。肌肉收缩弛张,始能动作。

2.保护脏器:《灵枢·经脉》言“肉为墙”。墙,障壁之谓,房屋或园场周围的障壁称之为墙。墙具有屏障作用。“肉为墙”,意即肌肉起着屏障作用。肌肉既可保护内在脏器,缓冲外力的损伤,又可抗拒外邪的侵袭。

筋疲力竭

筋疲力竭,出自唐·韩愈《论淮西事宜状》:“虽时侵掠,小有所得,力尽筋疲,不偿其费。”筋疲力竭,形容非常疲乏,一点力气也没有了。筋疲力竭中的筋即人体的肌腱和韧带。与筋相关的成语还有剥皮抽筋、抽筋拔骨、骨软筋酥、刮骨抽筋、钢筋铁骨等。

筋,指人体肌腱和韧带。筋性坚韧刚劲,对骨节肌肉等运动器官有约束和保护作用:在经络学说中,筋为经筋之简称。筋的生理功能为:

1.连结骨节:筋附于骨而聚于关节。筋连结骨节肌肉,不仅加强了关节的稳固性,而且还有保护和辅助肌肉活动的作用。

2.协助运动:人体的运动系统是由骨、骨连结和骨骼肌三部分组成的。筋附着于骨节间,起到了骨连结的作用,维持着肢体关节的屈伸转侧,运动自如。肢体关节的运动,除肌肉的舒缩外,筋在肌肉、骨节之间的协同作用也是很重要的。

巧舌如簧

巧舌如簧,出自《诗经·小雅·巧言》:“巧言如簧,颜之厚矣。”舌头灵巧,像簧片一样能发出动听的乐音。巧舌如簧形容花言巧语,能说会道。巧舌如簧中的舌为人体五官九窍之一。与舌相关的成语还有瞠目结舌、笨嘴拙舌、唇枪舌剑、斗唇合舌、齿亡舌存、齿落舌钝等。

舌内应于心,司味觉,与吞咽、发音有密切关系。舌象(舌质和舌苔)是望诊的重要内容。舌位于口腔底部。舌之根部称为舌本、舌根;舌之中部谓之舌中;舌之尖部为舌尖;舌之两侧称为舌旁。舌之肌肉脉络组织称为舌体、舌质。舌分上下两面,上面称为舌背、舌面,其上有丝状乳头、菌状乳头和轮廓乳头,附着在舌面上的一层苔状物称为舌苔,又名舌垢。舌的下面称为舌底、舌腹,舌的下面正中有一黏膜皱襞为舌系带。舌下静脉丛及舌系带称为舌系。舌系带两侧静脉上有两个奇穴,左为金津,右为玉液。

舌有感觉味觉、协助咀嚼、吞咽食物和辅助发音的功能。舌为司味之窍,声音之机。舌的主要功能是主司味觉和辅助发音而表达语言。舌的味觉和语言功能,有赖于心主血脉和心主神志的生理功能。如心的生理功能异常,便可导致味觉的改变和舌强语謇等病理现象。

心开窍于舌,是指舌为心之外候。心经的经筋和别络,均上系于舌。心的气血通过经脉的流注而上通于舌,以保持舌体的正常色泽形态和发挥其正常的生理功能。所以,察舌可以测知心脏的生理功能和病理变化。心的功能正常,则舌体红活荣润,柔软灵活,味觉灵敏,语言流利。若心有病变,可以从舌上反映出来。心主血脉功能失常时,如心阳不足,则舌质淡白胖嫩;心血不足,则舌质淡白;心火上炎,则心尖红赤;心脉瘀阻,则舌紫,瘀点瘀斑;如心主神志的功能异常,则可现舌强、舌卷、语謇或失语等。

仰人鼻息

仰人鼻息,出自《后汉书·袁绍传》:“袁绍孤客穷*,仰我鼻息,譬如婴儿在股掌之上,绝其哺乳,立可饿杀。”仰:依赖;息:呼吸时进出的气。仰人鼻息,意即依赖别人的呼吸来生活。比喻依赖别人,不能自主。如陈毅《水调歌头·四游良口》词载有:“百年梦,国势弱,叹蹉跎。仰人鼻息,奴才思想奈天何!”仰人鼻息中的鼻为人体五官九窍之一。与鼻相关的成语还有鼻端生火、鼻孔朝天、异香扑鼻、耳满鼻满、一鼻子灰等。

鼻,又名明堂,为肺之窍,是呼吸清浊之气出入的门户。鼻与嗅觉有关,也是外邪入侵之门户。鼻,隆起面部中央,上端狭窄,突于两眶之间,连于额部,名为颓(即鼻根),又名山根、下极、王宫。前下端尖部高处,名为鼻准,又名准头、面王、鼻尖。鼻准两旁隆起部分,名为鼻翼。鼻之下部有两孔,名为鼻孔。鼻孔内有鼻毛(又名鼻须),鼻孔深处称为鼻隧。颊以下至鼻准,有鼻柱骨突起,名为鼻梁,又称鼻茎、天柱。鼻的生理功能为:

1.气体出入的门户:呼吸系统是由鼻、喉、气管及肺等器官共同组成的,其中,鼻、喉、气管及其分支构成气体出入于肺的通道,称为呼吸道。鼻为呼吸道的起始部,下连于喉,通过气管而直贯于肺,助肺而行呼吸,是气体出入之门户。

2.主司嗅觉:鼻子辨别气味谓之嗅。鼻为司臭之窍。鼻窍通利,则能知香臭。因肺气通于鼻,故鼻之嗅觉灵敏与否,与肺气通利与否有关。所以,肺的病变,可见鼻塞、鼻煽、流涕等症状。

3.协助发音:喉上通于鼻,司气息出入而行呼吸,为肺之系。鼻具有行呼吸和发声音的功能。鼻与喉相通,同属肺系,故鼻有助喉以发声音的作用。

4.外邪入侵之门户:鼻与自然界直接相通,为外邪侵袭机体之门户。孔窍为外邪侵人人体的重要途径。鼻为肺窍,故鼻为外邪犯肺之门户。

5.肺开窍于鼻:鼻为呼吸出入的通道,具有通气的功能。肺司呼吸,故有“鼻为肺窍”之说。鼻还有主嗅觉的功能。鼻的嗅觉和通气功能均须依赖于肺气的作用。肺气和利,则呼吸通畅,嗅觉灵敏。鼻为肺窍,故鼻又为邪气侵犯肺脏的通路。所以在病理上,外邪袭肺,肺气不利,常常是鼻塞、流涕、嗅觉不灵,甚则鼻翼扇动与咳嗽喘促并见,故临床上可把鼻的异常表现作为推断肺脏病变的依据之一。

闭口不言

闭口不言,出自汉·桓宽《盐铁论·刺复》:“是以曹丞相日饮醇酒,倪大夫闭口不言。”闭口不言,意即紧闭着嘴,什么也不说。闭口不言中的口为人体五官九窍之一。与口相关的成语还有闭口藏舌、冲口而出、唇干口燥、出口入耳、闭口无言等。

口,指整个口腔,包括口唇、舌、齿、腭、咽等。口,下连气管、食道,为消化管的起始部分。食物经咽至食道,口是饮食物摄入的门户。口唇,又名唇、唇口、飞门,位于口之前端,分上唇、下唇两部分。上唇表面正中线上有一浅沟称为“人中”,其中上1/3交界处为人中穴。唇为脾之外候。口的生理功能为:

1.进水谷辨五味:口腔为消化管的始端,具有进饮食、磨谷食、知五味、泌津液、助消化的功能。

2.助呼吸发声音:口腔也是气体出入之门户,有助肺呼吸和发声音的作用。

3.脾开窍于口:脾开窍于口,饮食、口味等与脾之运化功能有关。脾主运化,脾气健旺,则津液上注口腔,唇红而润泽,舌下金津、玉液二穴得以泌津液助消化,则食欲旺盛,口味正常。口唇与脾在生理功能上互相配合,才能完成腐熟水谷、输布精微的功能。脾主肌肉,口唇为脾之外候,故脾的生理病理常常从口唇的变化反映出来。

扼喉抚背

扼喉抚背,出自隋·卢思道《为北齐檄陈文》:“巨舰高舻,顺流东指江都、寿春之域;扼喉抚背之兵,飞龙赤马,绝水南越。”抚:按,捺。掐住咽喉,按住脊背。扼喉抚背,比喻控制敌方的要害,使其丧失反抗的能力。咽喉是人体器官之一。与咽喉相关的成语还有咽苦吞甘、狼吞虎咽、祝咽祝哽、食不下咽、骨鲠在喉、喉长气短、开口见喉咙、铁板歌喉等。

咽喉,一是咽和喉的总称;二指口咽部。咽喉上连口腔而通于鼻,下通肺胃,又是经脉循行之要冲。喉在前,连于气道,合声门称作喉咙,通于肺脏,为肺之系。咽在后,接于食道,直贯胃腑,为胃之系。咽,又名嗌、咽嗌,古称咽。一指口腔后部,是饮食和呼吸的共同通道。现代解剖学的咽,可分为鼻咽部(包括鼻后至软腭上部)、口咽部(包括软腭以下至舌骨平面处)、喉咽部(包括舌骨平面以下至环状软骨下缘)。二指食道。咽喉的生理功能为:

1.行呼吸发声音:喉为清浊之气,呼吸出入的要道。喉既是呼吸道,又是发声器官。声音的发出是在肺气的推动下,由喉咙、会厌、舌、口唇、悬雍垂等器官共同作用的结果。

2.通利水谷:咽是消化管从口腔到食管的必经之路,也是呼吸道中联系鼻与喉的要道。咽是消化和呼吸共用的器官,通利水谷为其主要生理功能。

光彩夺目

光彩夺目,出自明·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卷一:“解开来,只见一团绵裹着寸许大一颗夜明珠,光彩夺目。”夺目:耀眼。光彩夺目,形容鲜艳耀眼,也用来形容某些艺术作品和艺术形象的极高成就。光彩夺目中的目为人体五官九窍之一。与目相关的成语还有贵耳贱目、过目成诵、光华夺目、刮目相待等。

目,即眼、眼睛,又称精明、命门。眼由眼球、视路和附属器(包括眼睑、结膜、泪器、眼外肌和眼眶)组成,为视觉器官。眼又是望诊察神的重要器官。中医学认为,目主要由白睛、黑睛、瞳仁、两睑、两眦五个部分组成。眼的生理功能为:

1.主司视觉:目具有视万物,察秋毫,辨形状,别颜色的重要功能,为脏腑先天之精所成,后天之精所养。

2.心灵之窗:眼之活动灵敏,精彩内含,炯炯有神,谓之有神;活动迟钝,目无精彩,目暗睛迷,为无神;若目光突然转膏,为假神,乃“回光返照”之象。因此,望眼神成为望诊中望神之重要内容。

历历在耳

历历在耳,出自宋·陈文蔚《祭朱先生》:“念昔暂违,今焉永诀,历历在耳,言犹未绝。”历历在耳,形容听到的某种声音清清楚楚地盘旋在耳边。历历在耳中的耳为人体五官九窍之一。与耳相关的成语还有耳鬓厮磨、耳聪目明、耳根清净、耳红面赤、耳目一新等。

耳位于头面部之两侧,属清窍,为听觉和位觉(平衡觉)器官。耳为清阳之气上通之处,属清窍之一。由外耳(包括耳郭和外耳道)、中耳(包括鼓膜、鼓室和咽鼓管等)和内耳(包括耳蜗、前庭和半规管)三部分组成。耳之外壳称为耳郭,又名耳壳,耳郭前凹后凸。耳郭的游离缘卷曲,称为耳轮。耳轮前方有一与其平行的弓状隆起,称为对耳轮。对耳轮向上分为两脚,分别称为对耳轮上脚和对耳轮下脚,两脚之间的凹陷部,称为三角窝。在耳轮与对耳轮之间的浅沟,称为耳舟。在对耳轮前方有一陷凹,称为耳甲。它被耳轮脚分为上下两部,上部为耳甲艇,下部为耳甲腔。耳甲腔前方有一突起,名为耳屏,又名耳门、蔽。在对耳轮下端有一结节状突出,与耳屏相对,称为对耳屏。耳屏与对耳屏之间有耳屏间相连。耳甲腔向内经外耳门(又名耳孔)可通入外耳道。耳轮之垂下处,名为耳垂、耳坠、耳垂珠。耳膜,即鼓膜。人体各部位和脏器在耳郭上有一定的“反映区”,在反映区出现的敏感点,称为耳穴。耳郭的外部形态为耳针定穴的标志。另外,耳也是人体的平衡器官。耳的功能靠精、髓、气、血的充养,尤其与肾的关系较为密切——肾精充盈,髓海得养,则听觉灵敏,分辨力高。反之,肾精虚衰,髓海失养,则听力减退,耳鸣耳聋。

方便之门

方便之门,出自唐·王勃《广州宝庄严寺舍利塔碑》:“维摩见柄,盖申方便之门;道安谢归,思远朝廷之事。”方便之门,原是佛教指引人入教的门径,后指给人方便的门路。人体的方便之门便是前阴和后阴。

前阴,又称下阴,指男女外生殖器(外生殖器,又名阴器)及尿道的总称。前阴与排尿和生殖有关。男性的前阴,即男性外生殖器,包括阴囊(内有睾丸、副睾和精索等)和阴茎。女性外生殖器,称为女阴、子户(包括阴道等),阴道名为廷孔、庭孔、阴户,阴道外口称为阴门(也称阴户)。女性的前阴包括阴道和尿道:前阴具有排尿和生殖功能,女性的阴道还是排泄月经和娩出胎儿的通道。

后阴为排泄大便的器官。后阴即肛门,为大肠的下口,又称魄门、谷道,简称肛。魄门为粕之通道、魄门即粕门,饮食糟粕由此排出体外,故称。后阴的主要功能是排泄大便。

光华夺目

光华夺目,出自《醒世恒言·灌园叟晚逢仙女》:“其花大如丹盘,五色灿烂,光华夺目”。光华夺目,犹光彩夺目。形容鲜艳耀眼。如钱钟书《围城》五载有:“(这女人)颈里一条白丝围巾,身上绿绸旗袍,光华夺目。”光华夺目,形容鲜艳耀眼。人体五脏也有光华在外,即心其华在面、肺其华在毛、脾其华在唇四白、肝其华在爪、肾其华在发。

1.心其华在面:心其华在面,是说心的功能正常与否,常可从面部的色泽反映出来。心主血脉,面部血脉极为丰富,全身气血皆可上注于面,所以面部的色泽能反映出心气的盛衰,心血的多少。心功能健全,血脉充盈,循环通畅,则面色红润光泽;反之,心脏功能失调,可引起面部色泽异常。如心气不足,心血亏少,则面白无华;心脉瘀阻,则面色青紫。

2.肺其华在毛:毛为附在皮肤上的毫毛。肺主皮毛,肺宣发卫气和津液于毫毛,则毫毛光彩润泽。若肺气失调,不能行气与津液以温养毫毛,毫毛之营养不足,就会憔悴枯槁。

3.脾其华在唇:唇指口唇,位于口之前端,有上唇下唇之分。唇四周的白肉称之为唇四白。口唇的肌肉由脾所主。因此,口唇的色泽形态可以反映脾的功能正常与否。脾气健运,气血充足,营养良好,则口唇红润而有光泽。若脾的功能失调,口唇的色泽形态就会出现异常的变化。脾失健运,气血虚少,营养不良,则口唇淡白不华,甚则萎*不泽;口唇糜烂为脾胃积热;环口黧黑,口唇卷缩不能覆齿是脾气将绝之兆。

4.肝其华在爪:爪指爪甲,包括指甲和趾甲。爪甲赖肝血以滋养,肝血的盛衰,可以影响爪甲的荣枯。肝血充足,则爪甲坚韧明亮,红润光泽。若肝血不足,则爪甲软薄,枯而色夭,甚则变形或脆裂。爪甲色泽形态的变化,对于判断肝的生理病理有一定参考价值。

5.肾其华在发:发,即头发,又名血余。发之营养来源于血,故称“发为血之余”。但发的生机根源于肾。因为肾藏精,精能化血,精血旺盛,则毛发壮而润泽,故又说肾“其华在发”。由于发为肾之外候,所以发的生长与脱落、润泽与枯槁,与肾精的关系极为密切。

谋如涌泉

谋如涌泉,出自《后汉书·卷二十四·马援传》:“援奉诏西使,镇慰边众,乃招集豪杰,晓诱羌戎,谋如涌泉,势如转规。”谋如涌泉,意即谋略像奔涌的泉水一样多。涌泉除表示泉水奔涌外,在针灸学上,涌泉表示穴位。

涌泉穴为人体足底穴位,位于足前部凹陷处第2、3趾趾缝纹头端与足跟连线的前1/3处,为全身俞穴的最下部,乃是肾经的首穴。我国现存最早的医学著作《*帝内经》中说:“肾出于涌泉,涌泉者足心也”,意思是说:肾经之气犹如源泉之水,来源于足下,涌出灌溉周身四肢各处。所以,涌泉穴在人体养生、防病、治病、保健等各个方面显示出它的重要作用。涌泉穴养生法由来已久,宋代在民间就已盛行,《苏东坡文集》中有这样的记载:闽广地区很多人染有瘴气(疟疾),有个武将却多年安然无恙,面色红润,腰腿轻快,后来人们发现,他每日五更起坐,两足相对,热摩涌泉穴无数次,以汗出为度。之后,很多人仿效此法,不仅很少得病,而且有多年痼疾的人也不治而愈。涌泉穴养生治病的方法很多,有用药物烘烤,有用灸炙,也有用膏贴的。现简介如下:

△擦涌泉穴法:每日早晚,用一手握足趾,一手摩擦涌泉穴,至足心发热止。常用此法可使中年人步履轻捷、足胫强健,并可促进睡眠,使大小便通畅。

△火烘涌泉法:用中药川乌(或草乌)g,樟脑10g,共研为细末,用醋调制成弹子大小,置于足心,足下放微火烘烤,温度以人能耐受为度,用衣被围住身体,使汗出如涎,即生效。此法可治足、膝等关节风湿疼痛。

△灸涌泉穴法:《扁鹊心书》指出:“涌泉二穴,在足心宛中,治长年脚气肿痛,或脚心连胫骨痛,或下肢腿肿,沉重少力。”用艾条或艾炷灸涌泉穴20~30分钟,每晚临睡前灸一次即可。

△敷涌泉法:吴茱萸30g,研为细末,加面粉15g,用米醋调成糊,贴敷于涌泉穴处,用纱布裹住,一日一换,可治手足厥逆之证。若患者阴虚火旺,咽喉肿痛,可用中药附子一个研为细末,用米醋调成膏,贴于涌泉穴上,可引火下行。

俗话说:“若要老人安,涌泉常温暖。”据临床观察,如果每日坚持推搓涌泉穴,可使老人精力旺盛,体质增强,防病能力增强。据统计,推搓涌泉穴疗法可以防治老年性的哮喘、腰腿酸软无力、失眠多梦、神经衰弱、头晕、头痛、高血压、耳聋、耳鸣、大便秘结等50余种疾病。

唇齿相依

唇齿相依,出自《三国志·魏书·鲍勋传》:“盖以吴、蜀唇齿相依,凭阴山水,有难拔之势故也。”唇齿相依,意即像嘴唇和牙齿那样互相依靠,比喻关系密切,相互依靠。由此引出的成语很多,如唇亡齿寒、唇竭齿寒、唇齿辅车、辅车唇齿、辅车相依等。

唇与齿,是谓近邻,均是人体的门户,分别有“飞门”、“户门”之称。“牙好,胃口就好,吃嘛嘛香,身体倍儿棒!”这则广告上说的是它们与进食、消化机能的直接关系。唇与齿还与气息的出入、发声的强弱关系密切。《灵枢·忧恚无言》言唇为“音声之扇”,齿为“音声之出”,说明它们具有辅助发音的功能。唇与齿,在生理上为邻为友、互相依存,在病理上难舍难分、互相影响。

作为人体对外的窗口,望唇、望齿可了解机体的健康状况。中医有望唇、望齿诊断疾病的经验,通过观察唇与齿的病理变化,可对一些疾病做出诊断,判断预后。因脾开窍于口,其华在唇,望唇能够了解脾胃的病变。正常的口唇,颜色红润,气血调匀,是机体胃气充足的反映。口唇变为白色,为气血不能上荣之象,或患有贫血之症,或突然大量失血;口唇变为淡红色,多见虚证、寒证,或为体质虚弱之人,或是久病气血虚弱;口唇变为深红色,多见实证、热证,红而干为热极,红而鲜为缺氧;口唇变为青黑色,多见于寒盛、血瘀或疼痛或缺氧,也见于危症或重症。口唇干裂为津伤,不论实热伤津还是阴虚内热均可有此表现;口唇糜烂,有阴虚火旺和脾经湿热之别,须结合全身特征辨证治疗;口内唇边生出白色的小点,是谓“口疮”,多由心、脾二经积热上熏而致,实火则色鲜红,虚火则色淡红;小儿满口白斑如雪片者,称之为“鹅口疮”,系胎中伏热蕴积心脾所致;小儿滞颐(俗称小儿流涎),口角流涎,是心经积热或脾胃虚寒所致。口唇红肿发痒,痛如火灼者为“唇风”,是胃火上攻的表现。

齿为骨之余,而骨为肾所主,其牙齿与肾的关系最为密切。根据经络的关系,还涉及到胃和大肠的一些病变。在正常情况下,牙齿色白润泽、亮丽坚固,这是肾气充足的外象表现。如牙齿出现色*而干燥时,常是热盛伤津的特征,多见于温病的极期;若牙齿色暗枯槁,则是精气内竭的象征,或责之于阳明热盛,或责之于肾阴枯涸;牙齿松动,齿根外露者,多是肾虚所致;齿缝出血,痛而红肿者,是胃火伤络;牙龈红肿者,属胃火上炎;牙龈萎缩且色淡者,或胃阴不足,或肾气虚乏……望唇、望齿诊病,学问颇大,要结合全身表现综合分析后才能定论。

唇、齿为病,临床上并不少见。唇病中,除唇干、唇裂、唇破等常见病外,最严重的莫过于唇腭裂,唇腭裂是口腔额面部常见的一类先天性畸形,与遗传因素有密切关系。唇裂是指患儿的上唇没有能像正常人一样形成一个完好的整体,而是形成一侧或双侧的裂隙。轻者只出现上唇红唇部的小裂隙,严重的可以出现从红唇到鼻底部的全层裂开。此时,因患儿的上唇被分裂两瓣或三瓣,外形酷似兔嘴的形状,故又俗称为兔唇。腭裂是指患儿口腔里的上腭部(俗称天堂或上堂)出现裂隙。轻者仅表现为软腭部的悬雍垂(俗称小舌头)裂开,严重者则表现为从软腭到硬腭的整个腭部裂开。此时,患儿的口鼻腔之间已没有了正常人的口盖来封闭,形成所谓的“狼咽”。唇裂与腭裂可各自单独出现,也可以同时出现。流行病学调查表明,唇腭裂病人中有家族史的人占4.3%以上,近亲结婚的人中发病率更高。世界上丹麦是此病发病率最高的国家,大约为1:。通常情况下,当父母双方有一方患此病时,其子女发病的危险为12%;当父母双方均患有此病时,其子女发病的危险为45%。此外,母亲怀孕期间营养缺乏、使用激素、药物影响、病*感染、放射线伤害、精神因素等,也都与该病的形成有关,积极预防是减少本病发生的重要措施之一。民俗中说此病的形成与孕妇怀孕期间吃兔肉有关,这是毫无根据的。实际上,吃兔肉对增加孕妇营养、促进胎儿发育是有益的。对已患上唇腭裂的孩子可进行修复术,一般效果都比较理想。

齿病除常见的牙颌畸形、龋齿、牙髓炎、牙周炎等牙齿本身的病变外,还与许多重要的脏器疾病相关,常见的有三叉神经痛、上颌窦炎、女性月经不调、肺炎、高血压、冠心病、心绞痛、心肌梗死、中风等,千万不能小视。它们或因牙病引发,或由疾病影响到牙齿,因此,当患了牙病时,不要简单地对症治疗,而是首先要查明原因,然后才能准确的施治。也就是说,既不能因视牙病为“小病”而泰然处之,也不能盲目误治而耽误或掩盖了其他更为严重的疾病。

口唇是娇嫩的,任何强酸、强碱刺激都会使它灼伤,长期吸烟和不恰当地使用化妆品也会造成其过度角化,乃至干硬出血。喜欢化妆的女士,要恰当地选择和运用口红。牙齿也是娇嫩的,任何过硬和锐利的器物、过酸的食物都会把牙齿损伤。要限食糖果,讲究口腔卫生,正确掌握刷牙方法,科学选择牙膏,及时防治牙病,保持牙齿的健康状态。一句话,唇齿相依,更与全身机能相依,护唇爱牙,可牢固机体门户,维护身体健康。

泪眼汪汪

泪眼汪汪,出自《新编五代史评话·梁史》卷上:“*巢听得凭地说,不觉泪眼汪汪。”汪汪:满眼泪水的样子。泪眼汪汪,即两眼充满泪水。

泪为肝之液,肝开窍于目,泪从目出。泪有濡润、保护眼睛的功能。在正常情况下,泪液的分泌,是濡润而不外溢,但在异物侵入目中时,泪液即可大量分泌,此时泪眼汪汪,起到清洁眼目和排除异物的作用。在病理情况下,则可见泪液分泌异常。如肝的阴血不足,泪液分泌减少,常现两目干涩;如风火赤眼,肝经湿热,可见目眵增多,迎风流泪等。此外,在极度悲哀的情况下,泪液的分泌也可大量增多。

涕泪交流

涕泪交流,出自宋·邵伯温《闻见前录》卷六:“是何微类,误我至尊,乞明验于奸人,愿不容于首恶。兴言及此,涕泪交流。”涕泪交流即鼻涕眼泪同时流下,形容极度哀痛。与涕泪交流相关的成语还有涕泪交零、涕泪交集、涕泪交垂等。从医学角度来看,涕泪交流是感冒症状。

涕为肺之液,涕是由鼻内分泌的黏液,有润泽鼻窍的功能。鼻为肺之窍,五脏化液,肺为涕。在肺的生理功能正常时,鼻涕润泽鼻窍而不外流。若肺感风寒,则鼻流清涕;肺感风热,则鼻流浊涕;如肺燥,则鼻干涕少或无涕。

泪为肝之液,泪液产生后,濡润、保护眼睛,一部分从鼻泪管下溢润滑鼻腔。感冒后,鼻腔阻塞,鼻塞流涕,鼻泪管阻塞,泪液不能下流而从眼睛溢出,从而出现涕泪交流现象。

馋涎欲滴

馋涎欲滴,出自唐·柳宗元《招海贾文》:“垂涎闪舌兮,挥霍旁午。”宋·苏轼《将之湖州》诗:“吴儿鲙缕薄欲飞,未去先说馋涎垂。”涎:口水。馋涎欲滴,意即馋得口水都要滴下来了。形容极其贪馋的样子。也形容非常眼红。如清·姬文《市声》第二十六回载有:“此时听得子肃说有那样的好烟,不觉馋涎欲滴。”

涎为脾之液,涎为口津,唾液中较清稀的称作涎。涎具有保护和清洁口腔的作用。在进食时或闻到食物的香味,或听别人讲到食物时,涎液会分泌增多,故而有“馋涎欲滴”之说,涎液可湿润和溶解食物,使之易于吞咽和消化。在正常情况下,涎液上行于口但不溢于口外。若脾胃不和,则往往导致涎液分泌急剧增加,而发生口涎自出等现象。

高枕无忧

高枕无忧,出自《战国策·魏策一》:“事秦,则楚韩必不敢动,无楚韩之患,则大王高枕而卧,国必无忧矣。”高枕无忧,意即垫高枕头睡觉,无忧无虑,比喻思想麻痹,丧失警惕。如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一百零四回载有:“孔明已死,我等皆高枕无忧矣。”从医学角度来看,“高枕无忧”只适用于某些病人,对大多数正常人来说“高枕”则就未必“无忧”。

一般说来,睡在枕头上,头比躯干略高一些是符合生理需要的。如果不垫枕头或者枕头过低,头部就会过分后仰,颈前部皮肤、肌肉牵拉痉挛,容易“落枕”。同时,颈部肌肉被动性紧张,使大脑皮层得不到很好休息,又影响睡眠效果。如果睡眠时,枕头垫得过高,就会改变人体脊柱的生理曲线,尤其是颈椎。时间长后,还会导致颈椎损伤,骨质增生,压迫神经血管,引起大脑供血不足。清晨起床时,就会使人感到颈部僵硬,头痛,头晕,肩臂和手指麻木,还容易引起咽干、咽痛等症状。如果患有动脉硬化的老人,枕头垫得太高,颈部过于屈曲,会影响脑部血液循环,容易形成脑血栓。休克、麻醉、昏厥病人,平卧在床,不能用枕头,可使脑部得到更多的血液供应。只有心脏功能不全和哮喘的病人,高枕而卧,才能无忧。因为这样可以减少肺部郁血,减轻气急症状。“高枕无忧”对他们是再合适不过了。

清代阮葵生在《茶余客话》中早就指出:“枕不可过高,高令肝缩;过下又令肺缩。”那么枕头以多高为好呢?一般以卧床时,头与躯体保持水平为宜。通常可用自己握拳的高度作为选择枕头高度的标准,或者以自己一侧肩宽为标准。从生理角度来讲,以8~15cm为好。这样,不仅睡起来舒坦自然,而且头部可处在高于心脏的位置,胸部也随之适当抬高,下半身的血液回流心脏速度减慢,大脑供血量相应减少,肺的呼吸也就舒畅了。再者,头部稍向前弯曲,颈部肌肉也可感到松弛舒适。此外,枕头的硬度也要适中。过硬的枕头,与头的接触面积减少,压强增大,头皮会感到不舒服,而枕头太软,难以保持一定的高度,会导致颈肌过度疲劳和影响呼吸的通畅,不利于睡眠。枕头只有柔软又不失一定硬度,才能减少与头皮之间的压强,又保持不均匀的压力,使血液循环可从压力较小的地方通过。

枕头与人体健康息息相关,古今中外枕头的名目可真不少。纳凉祛暑的竹枕,清热消火的芦花枕,高热惊厥用的冰枕,祛病延年的药枕,催眠用的音乐电子枕等。《红楼梦》中引枕、玛瑙药枕、各色玫瑰芍药花瓣装的玉色夹纱新枕头等石枕和药枕比比皆是。

人的一生中有1/3时间在睡眠中度过,枕头可以说是相伴时间最长的一个伙伴。选用符合人体力学设计的枕头不仅能够保障高质量睡眠,而且关乎人生2/3时间工作、学习、生活的质量。低枕并不可取,高枕也并非无忧。选择一个软硬适度,高低合宜的枕头,不仅有利于获得良好的休息,且与延年益寿也有着密切的关系。

张敞画眉

张敞画眉,出自《汉书·张敞传》:“然敞无威仪,时罢朝会,过走马章台街,使御史驱,自以便面拊马。又为妇画眉,长安中传张京兆眉抚。”张敞:汉时平阳人,宣帝时为京兆尹。张敞画眉,旧时比喻夫妻感情好。如明·冯梦龙《醒世恒言》卷十五载有:“假如张敞画眉,相如病渴,虽为儒者所讥,然夫妇之情,人伦之本,此谓之正色。”

汉宣帝在位时,任命毛遂自荐的张敞为京兆尹(首都行*长官)。张敞为官秉直公正。他首先处治了小偷强盗,然后开始惩办那些胡作非为的公子王孙。然而,他的做法得罪了皇亲国戚、高官显爵,他们就上书皇帝,诬告张敞“风流,轻浮”。原来张敞深爱妻子,有时夫人早晨端坐梳妆时,张敞亲自为她描眉。汉宣帝向张敞查问此事,张敞义正词严。汉宣帝见他说得在理,又知他治理长安很有成绩,便笑笑了事。后来,人们遂用张敞画眉、京兆画眉、张敞画、京兆画、张敞眉、京兆眉等来表现夫妇恩爱之情,用画眉张敞、画眉夫婿、画眉张、画眉敞、画眉客等形容多情丈夫。

把眉确定为美容的对象,是因为它是人面部惟一处于静态的、又与面部颜色有明显反差的部位,通过对它的美化可以增加人的外表美,并表现人的性格,“眉目传情”、“扬眉吐气”、“眉飞色舞”等成语中所表现的含义,都蕴含有这样的道理。有研究认为,眉具有显著的遗传性,与人的性格存在着一定的联系,如形态直而粗的眉,人的性格多直率、爽朗;弯而细的眉,性格多文静、温柔;眉梢上扬的,性格多果断、自信;眉梢下垂的,性格多沉着、孤傲多疑等。眉与人的面部布局有密切关系,其是否与脸型相称成为面部美的重要标志之一。画眉、修眉、纹眉,都是人企图通过改变眉的粗细、长短、形状、位置来改变与生俱来的缺憾或使面部锦上添花的手段,以达到重塑面部美的目的,操作适当,则顿添秀色,操作失当,则求美得丑。关于画眉的恰当标准,不少人都在进行研究,由于在审美问题上,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认识上要达到完全一致是不可能的。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适当的化妆是必要的,但也要有度。澳大利亚的美容学家在经过对多例患者的调查后发现,在化妆上过于追求或喜欢过分打扮的人,会逐渐由自我欣赏变为“自恋狂”,慢慢地脱离周围和社会,最终走向孤独。“化妆上瘾也是病”,正成为不少专家学者的共识。

气味相投

气味相投,出自明·冯惟敏《天香引·送陈震南》:“气味相投,风情迥别,议论通玄。”气味:比喻性格和志趣;投:投合。气味相投,指人思想作风相同,彼此很合得来。如清·李汝珍《镜花缘》第六十二回载有:“前者妹子同表妹舜英进京,曾与此女中途相遇,因他学问甚优,兼之气味相投,所以结伴同行。”在中药学中,气指四气,味指五味。合称气味,即四气五味。

四气五味,就是药物的性味,代表药物的药性和滋味两个方面。其中的“性”又称为“气”,是古代通用、沿袭至今的名词,所以四气也就是四性。性和味的作用,既有区别,又有联系。

四气,就是寒、热、温、凉四种药性。寒凉和温热是对立的两种药性;寒和凉之间、热和温之间,是程度上的不同,也就是说药性相同,但在程度上有差别,温次于热、凉次于寒。

药性的寒、热、温、凉,是药物作用于人体发生的反应归纳出来的,例如,感受风寒,怕冷发热,流清涕,小便清长,舌苔白,这是寒的症状,这时用紫苏、生姜煎了汤饮服后,可以使患者发一些汗,就能消除上述症状,说明紫苏、生姜的药性是温热的。如果生了疔疮,热疖,局部红肿疼痛,甚至小便*色,大便秘结,舌苔发*,或有发热等,这就是热的症状,这时用金银花、菊花来治疗,可以得到治愈,说明金银花、菊花的药性是寒凉的。

中草药的药性,通过长时期的临床实践,绝大多数已为人们所掌握,如果我们熟悉了各种药物的药性,就可以根据“疗寒以热、疗热以寒”和“热者寒之、寒者热之”的治疗原则针对病情适当用药。一般情况是,寒凉药大多具有清热、泻火、解*等作用,常用来治疗热性病症。温热药,大多具有温中、助阳、散寒等作用,常用来治疗寒性病症。此外,还有一些药物的药性较为平和,称为“平”性。由于平性药没有寒凉药或温热药的作用来得显著,所以在实际上虽有寒、热、温、凉、平正气,而一般仍称为四气。

男欢女爱

男欢女爱,出自晋·陆机《塘上行》:“男欢智倾愚,女爱衰避妍。”男欢女爱,为男女亲昵欢爱之词。如明·冯梦龙《警世通言》卷三十五载有:“这般会合,那些个男欢女爱,是偶然一念之差。”从医学角度来看,男欢女爱,有益健康。美国及德国的科研人员研究发现,男欢女爱,规律的性生活对人体有益。具体表现如下:

1.锻炼身体。宾夕法尼亚医学院的研究认为,性生活相当于做慢跑运动。如以每星期做爱3次计,一年相当于慢跑.7公里,燃烧的热能是卡。

2.增加吸氧量。过性生活时由于在不知不觉中加深呼吸,从而增加了细胞内获得的氧气量,促进了体内各脏器和组织的功能。

3.增加雄激素的分泌。脱氢雄甾酮是需要经常补充的雄激素,能够增强男性的肌肉和骨骼组织。做爱期间(特别是在性高潮和射精前),体内自然释放的雄激素比平时高3~5倍。

4.提高雄激素的分泌水平。有规律的做爱能增加妇女的雌激素水平,保护女方心脏及使阴道组织更柔韧,还能防止骨质疏松(需加服钙剂)。

5.保护前列腺。定期射精能帮助清除前列腺内堆积的前列腺液。注意:不要突然改变做爱的频率,否则可引发前列腺疾病。

6.降低胆固醇。有规律的做爱能少量降低体内总胆固醇水平,并能调整对身体“有益的”和“有害的”胆固醇的比例。

7.缓解疼痛。性生活(尤其在高潮期)可以减轻外伤引起的疼痛、关节痛、腰痛和头痛,性兴奋和性高潮时释放的内啡肽能提高忍受疼痛的阈值。

8.减轻压力。和谐的性生活对男女双方都是最有效地减轻精神压力的途径。

9.使男女之间更亲密。研究表明,亲密的接触能使垂体后叶分泌“结合激素”,这种激素能促使夫妻“爱”得更深,且更加频繁地做爱。

10.有益女子:男性的精液中含有一种重要的抗菌物质,即精液胞浆素,精液胞浆素能像青霉素、链霉素一样杀灭葡萄球菌、链球菌和其他致病菌。通过位结婚已经30年以上,每周有1~2次和谐性生活的妇女作妇科检查,结果发现,这些妇女患阴道炎、子宫颈炎、子宫内膜炎、输卵管炎等妇科病者仅占10%,大大低于较少有正常性生活的妇女。研究还发现,精液在保持妇女体内激素的平衡上起着关键的作用,它可以防止或减少某些癌症的发生。美国研究人员对名已婚妇女进行的长达6年的调查表明,年龄在35~65岁,其丈夫使用避孕套避孕的妇女中,乳癌发生率比服用避孕药及其他方式避孕的妇女高5倍。他们还发现,精液对肠癌也有预防作用,性生活中男性使用避孕套避孕,女性直肠癌的发生率比使用其他方法避孕的妇女发病率高得多,精液胞浆素的抗菌作用可能与防癌作用有直接关系。

喜怒哀乐

喜怒哀乐,出自《礼记·中庸》:“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喜怒哀乐意即喜欢、恼怒、悲哀、快乐,泛指人的各种不同的感情。如清·陈忱《水浒后传》第三十一回载有:“虽是海外之邦,不过言语不同,衣服有异,那喜怒哀乐的人情,原是一样的。”喜怒哀乐是中医常见的内伤致病因素,它与“悲、恐、惊”合称为中医“七情”。

七情是指喜、怒、忧、思、悲、恐、惊等七种正常的情志活动,是人的精神意识对外界事物的反应。七情与人体脏腑功能活动有密切的关系。七情分属于五脏,以喜、怒、思、悲、恐为代表,合称为五志。七情是人对客观事物的不同反应,在正常的活动范围内,一般不会使人致病。只有突然强烈或长期持久的情志刺激,超过人体本身的正常生理活动范围,使人体气机紊乱,脏腑阴阳气血失调,才会导致疾病的发生。因此,作为病因,七情是指过于强烈、持久或突然的情志变化,导致脏腑气血阴阳失调而发生疾病的情志活动。因七情而病称为因郁致病。此外,由于某些慢性疾病,体内脏腑功能长期失调,引起人的精神情志异常,称为因病致郁。七情不仅可以引起多种疾病的发生,而且对疾病的发展有重要影响,它可促进病情的好转与恶化。由于七情是造成内伤病的主要致病因素之一,故又称“内伤七情”。

七情损伤,可使脏腑气机紊乱,血行失常,阴阳失调。不同的情志变化,其气机逆乱的表现也不尽相同,一般表现为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悲则气消,思则气结,恐则气下,惊则气乱。

怒则气上:气上,气机上逆之意。怒为肝之志。凡遇事愤懑或事不遂意而产生一时性的激怒,一般不会致病。但如暴怒,则反伤肝,使肝气疏泄太过而上逆为病。肝气上逆,血随气升,可见头晕头痛、面赤耳鸣,甚者呕血或昏厥。肝气横逆,亦可犯脾而致腹胀、飧泄。飧泄又名水谷利,大便呈完谷不化样。若克胃则可出现呃逆、呕吐等。由于肝肾同源,怒不仅伤肝,还能伤肾。肾伤精衰,则现恐惧、健忘、腰脊软等症。

喜则气缓:气缓,心气弛缓之意。喜为心之志。包括缓和紧张情绪和心气涣散两个方面。在正常情况下,喜能缓和紧张情绪,使心情舒畅,气血和缓,表现为健康的状态。但是喜乐无极,超过正常限度,就可导致心的病变。暴喜伤心,使心气涣散,神不守舍,出现乏力、懈怠、注意力不集中,乃至心悸、失神,甚至狂乱等。

悲则气消:气消,肺气消耗之意。悲忧为肺之志。悲,是伤感而哀痛的一种情志表现。悲哀太过,往往通过耗伤肺气而涉及到心、肝、脾等多脏的病变。如耗伤肺气,使气弱消减,意志消沉。可见气短胸闷、精神萎靡不振和懒惰等。

悲忧伤肝:肝伤则精神错乱,甚至筋脉挛急、胁肋不舒等。悲哀过度,还可使心气内伤,而致心悸、精神恍惚等。悲忧伤脾则三焦气机滞塞,运化无权,可现脘腹胀满、四肢痿弱等。

思则气结:气结,脾气郁结之意。思为脾之志,思考本是人的正常生理活动,若思虑太过,则可导致气结于中,脾气郁结,中焦气滞,水谷不化,而见胃纳呆滞、脘腹痞塞、腹胀便溏,甚至肌肉消瘦等。思发于脾而成于心,思虑太过,不但伤脾,也可伤心血,使心血虚弱,神失所养,而致心悸、怔忡、失眠、健忘、多梦等。

恐则气下:气下,精气下陷之意。恐为肾之志。恐,是一种胆怯、惧怕的心理作用。长期恐惧或突然意外惊恐,皆能导致肾气受损,所谓恐伤肾。过于恐怖,则肾气不固,气陷于下,可见二便失禁、精遗骨痿等症。恐惧伤肾,精气不能上奉,则心肺失其濡养,水火升降不交,可见胸满腹胀、心神不安、夜不能寐等症。

惊则气乱:气乱是指心气紊乱。心主血,藏神,大惊则心气紊乱,气血失调,出现心悸、失眠、心烦、气短,甚则精神错乱等症状。

惊与恐不同,自知者为恐,不知者为惊。惊能动心,亦可损伤肝胆,使心胆乱,而致神志昏乱,或影响胎儿,造成先天性癫痫。

饮食起居

饮食起居,出自清·李伯元《文明小史》第四十九回:“劳航芥又喜欢架弄,一切都讲究,不要说是饮食起居了。”饮食起居,指人的吃、喝、拉、睡等日常生活。饮食失宜也是中医常见内伤致病因素。

饮食是健康的基本条件。饮食所化生的水谷精微是化生气血,维持人体生长、发育,完成各种生理功能,保证生命生存和健康的基本条件。正常饮食,是人体维持生命活动之气血阴阳的主要来源之一,但饮食失宜,常是导致许多疾病的原因。饮食物主要依靠脾胃消化吸收,如饮食失宜,首先,可以损伤脾胃,导致脾胃的腐熟、运化功能失常,引起消化机能障碍;其次,还能生热、生痰、生湿,产生种种病变,成为疾病发生的一个重要原因。饮食失宜包括饥饱无度、饮食不洁、饮食偏嗜等。饮食失宜能导致疾病的发生,为内伤病的主要致病因素之一。

饮食不节:饮食贵在有节。进食定量、定时谓之饮食有节

1.饥饱失常:饮食应以适量为宜,过饥过饱均可发生疾病。明显低于本人的适度的饮食量,称为过饥;明显超过本人的适度的饮食量,称为过饱。过饥,则摄食不足,化源缺乏,终致气血衰少。气血不足,则形体消瘦,正气虚弱,抵抗力降低易于继发其他病症。反之,暴饮暴食,过饱,超过脾胃的消化、吸收功能,可导致饮食阻滞,出现脘腹胀满、嗳腐泛酸、厌食、吐泻等食伤脾胃之病。故有“饮食自倍,肠胃乃伤”之说。

饥饱失常,在小儿尤为多见,因其脾胃较成人为弱,食滞日久,可以郁而化热;伤于生冷寒凉,又可以聚湿、生痰。婴幼儿食滞日久还可以出现手足心热、心烦易哭、脘腹胀满、面*肌瘦等症,称之为“疳积”。成人如果久食过量,还常阻滞肠胃经脉的气血运行,发生下利、便血,痔疮等。过食肥甘厚味,易于化生内热,甚至引起痈疽疮*等。

总之,不宜极饥而食,食不可过饱;不宜极渴而饮,饮不可过多。饮食过多,则生积聚;渴饮过多,则聚湿生痰。

此外,在疾病过程中,饮食不节还能改变病情,故有“食复”之说,如在热性病中,疾病初愈,脾胃尚虚,饮食过量或吃不易消化的食物,常常导致食滞化热,与余热相合,使热邪久羁而引起疾病复发或迁延时日。

2.饮食无时:按固定时间,有规律地进食,可以保证消化、吸收功能有节奏地进行活动,脾胃则可协调配合,有张有弛,水谷精微化生有序,并有条不紊地输布全身。自古以来,就有一日三餐,“早饭宜好,午饭宜饱,晚饭宜少”之说。若饮食无时,亦可损伤脾胃,而变生他病。

饮食偏嗜

饮食结构合理,五味调和,寒热适中,无所偏嗜,才能使人体获得各种需要的营养。若饮食偏嗜或膳食结构失宜,或饮食过寒过热,或饮食五味有所偏嗜,可导致阴阳失调,或某些营养缺乏而发生疾病。

1.种类偏嗜:饮食种类合理搭配,膳食结构合理,才能获得充足的营养,以满足生命活动的需要。人的膳食结构应该谷、肉、果、菜齐全,且以谷类为主,肉类为副,蔬菜为充,水果为助,调配合理,根据需要,兼而取之,才有益于健康。若结构不适,调配不宜,有所偏嗜,则味有所偏,脏有偏胜,从而导致脏腑功能紊乱。如过嗜酵酿之晶,则导致水饮积聚;过嗜瓜果乳酥,则水湿内生,发为肿满泻利。

2.寒热偏嗜:饮食宜寒温适中,否则多食生冷寒凉,可损伤脾胃阳气,寒湿内生,发生腹痛泄泻等症。偏食辛温燥热,可使胃肠积热,出现口渴、腹满胀痛、便秘,或酿成痔疮。

3.五味偏嗜:人的精神气血,都由五味资生。五味与五脏,各有其亲和性,如酸入肝,苦入心,甘入脾,辛入肺,咸人肾。如果长期嗜好某种食物,就会使该脏腑机能偏盛偏衰,久之可以按五脏间相克关系传变,损伤他脏而发生疾病。如多食咸味的东西,会使血脉凝滞,面色失去光泽;多食苦味的东西,会使皮肤干燥而毫毛脱落;多食辛味的东西,会使筋脉拘急而爪甲枯槁;多食酸味的东西,会使皮肉坚厚皱缩,口唇干薄而掀起;多食甘味的东西,则骨骼疼痛而头发脱落。此外,嗜好太过,可致营养不全,缺乏某些必要的营养,而殃及脏腑为病。例如,脚气病、夜盲症、瘿瘤等都是五味偏嗜的结果。所以,饮食五味应当适宜,平时饮食不要偏嗜,病时应注意饮食宜忌,食与病变相宜,能辅助治疗,促进疾病好转;反之,疾病就会加重。只有“谨和五味”才能“长有天命”。

饮食不洁

进食不洁,会引起多种胃肠道疾病,出现腹痛、吐泻、痢疾等;或引起寄生虫病,如蛔虫、蛲虫、寸白虫等,临床表现为腹痛、嗜食异物、面*肌瘦等症。若蛔虫窜进胆道,还可出现上腹部剧痛、时发时止,吐蛔,四肢厥冷的蛔厥证。若进食腐败变质有*食物,可致食物中*,常出现腹痛、吐泻,重者可出现昏迷或死亡。

望梅止渴

望梅止渴,出自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假谲》:“魏武行役失汲道,*皆渴,乃令曰:‘前有大梅林,饶子,甘酸可以解渴。’士卒闻之,口皆出水,乘此得及前源。”望梅止渴,原意是指梅子酸,人想吃梅子就会流涎,因而止渴,后比喻愿望无法实现,用空想安慰自己。如明·冯梦龙《警世通言》卷三十四载有:“鸾拆书看了,虽然不曾定个来期,也当画饼充饥,望梅止渴。”“望梅止渴”是大家熟悉的一个成语,常用来比喻人们不切实际的想法,用空想来自我安慰。它出自于三国时期的一个小故事,在《三国演义》第二十一回“曹操煮酒论英雄,关公赚城斩车胄”中就有叙述。曹操和刘备同来到后园的小亭对饮,曹操说:“适见枝头梅子青青,忽感去年征张绣时,道上缺水,将士皆渴,吾心生一计,以鞭虚指曰:‘前有梅林’,*士闻之口皆生唾,由是不渴。今见此梅,不可不赏。”于是二人对坐,开怀畅饮,论起天下英雄来。从此,“望梅止渴”一语便流传下来。然而,从生理学角度来看,“望梅止渴”却并非无稽之谈。“望梅”确实能够达到“止渴”的作用,这是人类高级神经系统活动的一种反应,是条件反射的结果。直到20世纪,俄国生理学家巴甫洛夫才阐明了它的道理。通过“望梅止渴”巧计足见三国时期的曹操是个很有学问的*治家、*事家。“望梅止渴”的生理学道理还要从人体的非条件反射讲起。非条件反射是指人生来就有的先天性反射。是一种比较低级的神经活动,由大脑皮层以下的神经中枢(如脑干、脊髓)参与即可完成。我们平常用耳、目、口、鼻、舌和皮肤来感觉声音、景象、气味、滋味、冷热、痛痒。这些感觉器官,一旦受到刺激,就会在身体的某些部分引起反应。比如,在黑暗中不提防踩着一只猫,猫猛然叫了起来,你会吓一大跳,马上把脚缩回来;你的手不慎触到一杯滚烫的开水,你一定也会马上把手缩回来。这种突如其来的反应,是人和动物保护自己的一种本能反应,这种反应一般没有通过大脑,只要靠脊髓工作就行了。这在生理学上叫“非条件反射”。

还有一种更复杂的反应,这是在生活中需要经过一定的体验和积累产生的。如俗话说:“一次被蛇咬,十年怕井绳。”被蛇咬过的人,心里总是十分怕蛇,一旦看到跟蛇十分相似的绳子,他就会非常害怕。这种反应都是由感觉器官报告大脑,由大脑发布命令,然后再作出相应的动作。这种反应,需要经过后天的学习和经验,需要一定的条件才能产生,所以叫条件反射。条件反射是动物个体生活过程中适应环境的变化,在非条件反射基础上逐渐形成的,其神经联系是暂时的。吃东西也是那样,比如有人吃大肥肉吃得过量,吐了,以后他一见到大肥肉虽然没有吃,也会恶心厌食,这就是条件反射。俄国著名生理学家巴甫洛夫用狗做实验,当狗吃食物时会引起唾液分泌,这是非条件反射。如果给狗以铃声,则不会引起唾液分泌,但如果每次给狗吃食物以前就出现铃声,然后再给以食物,这样结合多次之后,铃声一响,狗就会出现唾液分泌。铃声本来与唾液分泌无关(称为无关刺激),由于多次与食物结合,铃声已具有引起唾液分泌的作用,即铃声已成为进食的信号了。所以这时,铃声已转化成信号刺激(即条件刺激),这种反射就是条件反射。狗听到铃声后,虽然前面放的只是空盆,它也会分泌唾液,仿佛前面仍然放着秀色美餐。可见,形成条件反射的基本条件就是无关刺激与非条件刺激在时间上的结合,这个过程称为强化。要形成条件反射除需要多次强化外,还需要神经系统的正常活动。“望梅止渴”也是条件反射的结果,因为人们吃过梅子,这圆溜溜、青淋淋的梅子,曾经使吃过它的人牙龈发酸,口齿生津。在人们的大脑皮质上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而且是十分强烈的印象。这样,每当他看到梅子,或者有人给他提起梅子时,他嘴里就会发酸。也许你读到这里,你的脑子里已经作出了条件反射。酸梅,酸梅,你的嘴巴里可能已经口水漫漫了。

现代医学常常利用条件反射来治疗疾病。譬如病人腹部手术后小便憋住了,尿不出来。大夫便将自来水龙头打开,让病人看自来水龙头流水,听水龙头放水的声音,这样诱导病人对流水和小便产生联想,不多会儿,随着哗哗的流水声,病人尿就多起来了。也有些失眠的人,常常在睡前喝杯牛奶,做些医疗体操,这样不久,一喝牛奶,一做动作,就会产生睡意,不再失眠了。

当然,也有的人可因条件反射而诱发疾病。如对花粉过敏的哮喘病人,当他嗅到花粉后就会发病。但有的病人见到假的纸花或者塑料花后,虽然没有过敏源——花粉,但也可能引起气喘。在日常生活中,条件反射的例子也是很多的,如从来没有吃过药,打过针的小孩,看见穿白大褂的医生是不怕的。当他多次看病后,就会把吃苦药、屁股上打针和穿白大褂的医生联系起来,以后他一见到穿白大褂的医生,虽然没有吃药或者打针,也会惧怕,本能地躲避和啼哭。

三国时期的曹操就注意到“条件反射”现象,在天气炎热,长途跋涉、口干如焚的困境下,使出“望梅止渴”一计,使将士们的口渴感顷刻大减,克服了困难,摆脱了困境,增强了战斗力。可见远在0多年前,古人就懂得了这条深奥的生理学道理。

扶正祛邪

扶正祛邪,出自《*帝内经》。扶:帮扶;祛:去除。扶正祛邪即扶持正气,去除邪气。现用来指扶持好的事物,纠正错误倾向。扶正祛邪是中医常用的治疗原则。

扶正,培补正气以愈病的治疗原则,就是使用扶助正气的药物,或其他疗法,并配合适当的营养和功能锻炼等辅助方法,以增强体质,提高机体的抗病力,从而驱逐邪气,以达到战胜疾病、恢复健康的目的。祛邪是消除病邪以愈病的治疗原则,就是利用驱除邪气的药物或其他疗法,以祛除病邪,达到邪去正复,恢复健康的目的。所谓“实者泻之”就是这一原则的具体应用。

扶正和祛邪是相互联系的两个方面,扶正是为了祛邪,通过增强正气的方法,驱邪外出,从而恢复健康,即所谓“正盛邪自祛”。祛邪是为了扶正,消除致病因素的损害而达到保护正气,恢复健康的目的,即所谓:“邪去正自安。”扶正与祛邪是相辅相成的两个方面。因此运用扶正祛邪的治则时,要认真仔细分析正邪力量的对比情况,分清主次,决定扶正或祛邪,或决定扶正祛邪的先后。一般情况下,扶正用于虚证;祛邪用于实证;若属虚实错杂证,则应扶正祛邪并用,但这种兼顾并不是扶正与祛邪各半,乃是要分清虚实的主次缓急,以决定扶正祛邪的主次、先后。总之,应以“扶正不致留邪,祛邪不致伤正”为度。具体情况如下:

1.扶正:扶正适用于以正虚为主,而邪不盛实的虚证。如气虚、阳虚证,宜采取补气、壮阳法治疗;阴虚、血虚证,宜采取滋阴、养血法治疗。

2.祛邪:适用于以邪实为主,而正未虚衰的实证。临床上常用的汗法、吐法、下法、清热、利湿、消导、行气、活血等法,都是在这一原则指导下,根据邪气的不同情况制定的。

3.先攻后补:即先祛邪后扶正。适用于虽然邪盛、正虚,但正气尚可耐攻,以邪气盛为主要矛盾,若兼顾扶正反会助邪的病证。如瘀血所致的崩漏证,因瘀血不去,出血不止,故应先活血化瘀,然后再进行补血。

4.先补后攻:即先扶正后祛邪,适用于正虚邪实的虚实错杂证而正气虚衰不耐攻的情况。此时先祛邪更伤正气,必须先用补法扶正,使正气渐渐恢复到能承受攻伐时再攻其邪。如臌胀病,当正气虚衰为主要矛盾,正气又不耐攻伐时,必须先扶正,待正气适当恢复,能耐受攻伐时再泻其邪,才不致发生意外事故。

5.攻补兼施:即扶正与祛邪并用。适用于正虚邪实,但二者均不甚重的病证。具体运用时必须区别正虚邪实的主次关系,灵活运用。如以正虚为主要矛盾,单纯用补法又恋邪,单纯攻邪又易伤正,此时则应以扶正为主兼祛邪。如气虚感冒,则应以补气为主兼解表。若以邪实为主要矛盾,单攻邪又易伤正,单补正又易恋邪,此时治当以祛邪为主兼扶正。

饮鸩止渴

饮鸩止渴,出自《后汉书·霍谞传》:“譬犹疗饥于附子,止渴于鸩*,未入肠胃,已绝咽喉。”鸩:传说中的*鸟,用它的羽毛浸的酒喝了能*死人。饮鸩止渴,意即喝*酒解渴。比喻用错误的办法来解决眼前的困难而不顾严重后果。如姚雪垠《李自成》第二卷第三十二章载有:“杨嗣昌的加征练饷办法是使朝廷饮鸩止渴。”与饮鸩止渴相关的成语还有宴安鸩*、燕安鸩*、饮鸩解渴等。

屈原在他的不朽之作《离骚》中,也有这样的句子:“吾令鸩为媒兮,鸩告余以不好。”王逸注解为:“鸩羽有*,可杀人,以喻谗佞贼害人也。”《说文解字》中说:“鸩,*鸟也。”《辞海》则认为鸩是“传说中的一种*鸟。雄的叫运日,雌的叫阴谐,喜食蛇,羽毛紫绿色,放在酒中能*杀人。”

鸩,是曾经存在过,后来绝种了的一种*鸟呢?还是只是一种传说?中华诗词学会理事,广东诗词学会名誉会长刘逸生先生认为鸩并非是传说中的一种*鸟,只是“在中国久已绝种”。他在《*鸟与鸩》一书中写道:大抵当时鸩鸟多产于南方,因此西晋时代,朝廷中有不许鸩鸟过长江的诏令。《晋书》记载,石崇在南方得到一鸩鸟,献与后将*王恺养之,鸟能食蛇。但违反了鸩鸟不许过江的诏令,被司隶校尉傅鸷祗纠举,虽然王恺未因此受罚,那只鸩鸟却拿到大街上公开焚毁,在万目睽睽之下处死,以儆效尤……所以人们一见鸩鸟便立即杀死,久而久之,鸩鸟便已绝种。唐宋以后的史籍,绝少“鸩酒”的真实记载,即使出现“鸩杀”二字,也大抵是用其它*物入酒,和使用鸩鸟实质上并非一回事。

以鸩鸟有剧*的羽毛浸过的酒,称之为鸩酒。《汉书·齐悼惠王传》说:“太后怒,乃令人酌两卮鸩酒置前,令齐王为寿。”颜师古注引应劭曰:“鸩鸟黑身赤目,食腹蛇野葛,以其羽画(划)酒中,饮之立死。”《左传》记载,晋侯与卫侯会见时,晋侯密令医生“鸩卫侯”。还有晋骊姬为了陷害太子申生,使人偷偷地在酒中下鸩*,然后让申生给父亲献酒,以此诬告申生*杀父亲。清·壮者《扫迷帚第二十四回》也载有:“若虑迷信一破,道德堕落,必以保存为得计,此又何异欲‘止渴而饮鸩’,欲疗疮而剜肉?竟是自害自的勾当。”

人生在世,不如意之事常有七八九,出现紧急状态时,不妨找找亲朋好友、同事领导,深思熟虑之后再进行,千万不要做出“饮鸩止渴”的事而悔恨终生。

缠绵缱绻

缠绵缱绻,出自清·俞蛟《潮嘉风月记·丽品》:“(蓉娘)情致缠绵缱绻,凡与交者,均不能忘怀。”亦作“缠绵缱绻。”如《红楼梦》第九三回:“(蒋玉函)把这一种怜香惜玉的意思,做得极情尽致。以后对饮对唱,缠绵缱绻。”缠绵缱绻形容情意深厚,难舍难分。缠绵缱绻指爱情的柔情蜜意,但在医学上,病情缠绵,则往往难以速愈。

缠绵,是指久病不愈的一种病理状态,邪正双方势均力敌,处于邪正相持或正虚邪恋的状态,是病理过程演变为慢性迁延性的表现。缠绵状态的基本病机为正虚邪恋。由于在邪正斗争过程中,正气虽未至溃败,但已因邪气的损伤而削弱;而邪气由于经过正气的奋力抗争,也趋于衰微。因此,邪正双方势均力敌,处于非激烈性抗争的一种相持不下的病理状态。

缠绵状态下,正气不能完全驱邪外出,邪气也不能深入传变,从而使病变局限并处于相对稳定状态,具有病变表现不甚剧烈,疾病持久不愈的特点。在缠绵状态下,病势有相对稳定和不稳定的病理过程。其一,虽有缠绵,但病势稳定,经正确治疗和调护,可向治愈方向演变,可视作疾病的一种结局。其二,疾病缠绵而病势又不稳定,且有反复发作,或持续加重,或治疗和护理不当,则病势日趋恶化,乃至死亡。所以应积极进行治疗,设法打破缠绵状态的病理僵局,争取疾病的痊愈或好转。

阴阳交错

阴阳交错,出自明·许仲琳《封神演义》第三十五回:“闻太师这一回阴阳交错,一时失计。”阴阳交错,指把阴和阳搞差了,后比喻由于偶然的因素而造成了差错。与此相似的成语还有阴错阳差、阳错阴差。如明·王逵《蠡海集·历数》:“阴错阳差,有十二月,盖六十甲子分为四段,自甲子、己卯、甲午、己酉,各得十五辰。……甲子、甲午为阳辰,故有阴错;己卯、己酉为阴辰,故有阳差也。”与阴阳有关的成语还有阴阳惨舒、阴阳怪气、颠倒阴阳等。

阴阳是中国古代哲学的一对基本范畴,是有特定属性的一分为二,其最初含义,很多学者认为是指日光的向背,向日为阳,背日为阴。而后古代哲学家将其演变为哲学概念,产生了阴阳哲学概念。从战国到汉代,阴阳概念逐渐渗入中医学内,形成了中医学阴阳概念。

就中医来讲,阴阳学说贯穿于中医理论体系的各个方面,用来说明人体的组织结构,生理功能、疾病的发生与发展规律,并以此作为诊断和治疗的依据。具体到我们人体的组织结构的阴阳属性是怎么划分的呢?

我们来做一个简单说明。例如:男为阳,女为阴。以人体部位而言,上为阳,下为阴。表为阳,里为阴。背为阳,腹为阴。以脏腑而言,六腑为阳,五脏为阴。以组织结构对功能而言,机能活动属阳,组织结构属阴。气为阳,血为阴。以疾病而言,实证、热证属阳,虚证、寒证属阴。总之,阴阳的属性是相对的,只有阴阳平衡才能使事物发展的完美。《*帝内经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篇》:“阳胜则阴病,阴胜则阳病。阳胜则热,阴胜则寒。重寒则热,重热则寒。”人体内若阳气偏旺,阴气就必然受损;相反,阴气为主,阳气则受抑制。阳气旺盛会产生热证,阴气至极会产生寒证。寒到极点会生内热,热到极点也会生内寒,即寒证。阴阳并非总是对立的,也互相依赖而生。

阴阳是一个相对的概念,两者相互依存,也相互克制。一旦阴阳失调,人的身体就会发生变化。

在分析病因的阴阳属性时,中医常分为阴邪和阳邪,病理变化的基本规律概括为阴阳失调。阴阳协调,则身体健康;阴阳失调,则百病丛生。

那么阴阳失调通常会有哪些表现呢?

阳盛:阳盛则热,故身体机能过度活跃,精神亢进,且热邪损耗体内液体,表现为发热、口渴、大便燥结、头痛、失眠、烦躁不安等。

阳虚:身体机能衰退,活动力减弱,阳虚则寒,机体缺乏阳气的温暖,表现为疲乏无力、畏寒肢冷、自汗、小便清长、大便稀溏等。

阴虚:身体阴液不足,阴虚则热,热邪损耗体内液体,会感到口燥咽干、皮肤干燥、贫血、内分泌失调、手足心热等。

阴盛:身体机能衰退,活动力减弱,阴盛则寒,寒性收引,症状是疲乏无力、畏寒肢冷、身体疼痛、自汗、小便清长、大便稀溏等

需要指出的是,阴阳并非总是对立的,它们也互相依赖而生。例如,人体的机能活动(阳),必须要有营养物质(阴)的滋养,而另一方面,机能活动又能生产出营养物质,变成身体所需,借以维持生命。

调理阴阳

调理阴阳,出自汉·荀悦《汉纪·文帝纪一》:“宰相在上佐天子调理阴阳,下遂万物之宜,外镇抚四夷,内亲附百姓,使公卿大夫各得其职。”与此相同的成语还有燮理阴阳、调和阴阳等,如《尚书·周官》载有“立太师,太傅,太保。兹惟三公,论道经邦,燮理阴阳。”《汉书·贡禹传》载有“调和阴阳,陶治万物,化正天下,易于决流抑队。”

调理阴阳,即调整阴阳,是中医治疗原则之一,是针对机体阴阳偏盛偏衰的变化,采取损其有佘,补其不足的原则,使阴阳恢复于相对的平衡状态。从根本上讲,人体患病是阴阳间协调平衡遭到破坏,出现了偏盛偏衰的结果,故调整阴阳,以平为期,是中医治疗疾病的根本法则。其具体应用为:

1.损其有余:损其有余,又称损其偏盛,是指阴或阳的一方偏盛有余的病证,应当用“实则泻之”的方法来治疗。(1)抑其阳盛:“阳盛则热”所致的实热证,应用清泻阳热,“治热以寒”的法则治疗。(2)损其阴盛:对“阴盛则寒”所致的实寒证,应当温散阴寒,“治寒以热”,用“寒者热之”的法则治疗。

由于阴阳是互根的,“阴盛则阳病”,“阳盛则阴病”。在阴阳偏盛的病变中,如其相对一方有偏衰时,则当兼顾其不足,配以扶阳或滋阴之法。

2.补其不足:补其不足,是指对于阴阳偏衰的病证,采用“虚则补之”的方法予以治疗的原则。病有阴虚、阳虚、阴阳两虚之分,其治则有滋阴、补阳、阴阳双补之别。(1)阳病治阴,阴病治阳:阳病治阴适于阴虚之证,阴病治阳适用于阳虚之候。“阴虚则热”所出现的虚热证,采用“阳病治阴”的原则,滋阴以制阳亢。“阳虚则寒”所出现的虚寒证,采用“阴病治阳”的原则,阴虚者补阴,阳虚者补阳,以平为期。(2)阳中求阴,阴中求阳:根据阴阳互根的理论,临床上治疗阴虚证时,在滋阴剂中适当佐以补阳药,即所谓“阳中求阴”。治疗阳虚证时,在助阳剂中,适当佐以滋阴药,即谓“阴中求阳”。因阳得阴助而生化无穷,阴得阳升而泉源不竭。故临床上治疗血虚证时,在补血剂中常佐以补气药;治疗气虚证时,在补气剂中也常佐以补血药。(3)阴阳双补:由于阴阳是互根的,所以阴虚可累及阳,阳虚可累及阴,从而出现阴阳两虚的病证,治疗时当阴阳双补。由于阴阳是辨证的总纲,疾病的各种病理变化都可用阴阳失调加以概括。因此从广义来讲,解表攻里、升清降浊、补虚泻实、调理气血等治疗方法,都属于调整阴阳的范围。

杯弓蛇影

杯弓蛇影,出自汉·应劭《风俗通义·世间多有见怪》:“时北壁上有悬赤弩照于杯,形如蛇。宣畏恶之,然不敢饮。”杯弓蛇影,意即将映在酒杯里的弓影误认为蛇。比喻因疑神疑*而引起恐惧。如清·*遵宪《感事》诗载有:“金玦厐凉含隐痛,杯弓蛇影负奇冤。”

杯弓蛇影,这个成语典故几乎人人皆知,比喻疑神疑*,造成的一场虚惊。这一现象是对外界事物的错误感知所致,是一种生理性的视错觉,一般都很容易纠正。错觉引起的原因可能是生理性、心理性的,也可能是病理性的。生理性错觉多见于正常人,客观情境的复杂因素使感知对象本身的特征受到掩盖或歪曲,或感官提供给大脑的信号减少,各分析器的信号相互矛盾,大脑皮层对外界刺激物的分析综合便发生困难,即产生错觉。心理性错觉是由于强烈的情感而产生偏见,感觉的清晰度减低,从而产生错觉,如期待、恐惧、怀疑、忧郁、过分欣喜等。病理性错觉是因为感染、中*及衰竭等因素而使皮质抑制过程减弱,分析综合过程发生障碍所造成的。

生理性错觉常与遇事总闷在心里,不够开朗乐观,不爱与人交谈,常爱捕风捉影,凡事疑虑多端的性格有关,由心理上的恐惧逐渐发展至出现躯体上的功能失调,表现出一些神经官能症的症状,也可发展成无病呻吟的疑病症。这个把角弓之影当成蛇的人所患之病可能就是今天我们所说的神经官能症、心身疾病,而非病入膏肓的器质性病变。典故中主人一番解释能起“沉疴”立愈,更提示心理因素在其发病中起着重要作用,因而心理治疗(主人的解释)才会奏效神速。

正常人的错觉是偶然出现的,一般通过验证,能很快被纠正和消除。生理性错觉在我们每个人的生活中都可能遇到,比如说深夜你一个人在家,由于企盼爱人早点回家,可能就会把外面的其他人的脚步声当成平时听惯的脚步声;光线不良时,会把墙上的镜子当成透亮的窗户等等。这样的情况一般都很容易纠正。病理性错觉是在人神志不清的情况下发生的,如把输液的橡皮管看成蛇,把白衣天使看作一头白熊等,且信以为真,不能自行纠正,乃至产生一些“防卫”或“过激”行为。这就是精神疾病的范畴了,必须按精神病进行治疗。

因生理性错觉导致心理偏异的人,常有敏感固执、谨小慎微、对身体健康特别

1
查看完整版本: 医说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