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基础理论
西藏藏医学基本理论的依据是《四部医典》,此典中记载了详细的藏医理论,可因篇幅有限,在此只能简单地介绍理论要点。
藏医认为:人体无病期间维持的三大因素(即龙、赤巴、培根)和七种物质(即乳糜、血、肉、指、骨、髓和精),它们均可在“赤巴”产生的热能作用下,逐渐变成“精华”,此“精华”散布全身,使人发育成长,保持健康。三种排泄物包括:粪便、尿和汗,可以通过它们将体内的废物排出体外。另外,藏医学还对胚胎发育过程的论述很细致,指出当男女同居时,男子精液进入子宫同女子(卵子受精)经血混合即可受孕,孕期38周。精液是人体中最上等精华,它产于睾丸,功能遍布全身,使人容光焕发,健康长寿。
藏医学理论体系历史悠久,以藏医理论体系为主的经典是《四部医典》,它是公元8世纪由著名的藏医学家字妥?云丹贡布等所著。他们吸收了《医学大全》、《无畏的武器》(可惜此书早就散失,但藏医大师钦绕罗布先生曾说,该书的主要内容均辑录于西藏的《四部医典》之中。此言非常在理。)和《月王药诊》等著作的精华,并总结了藏医药的临床经验,亦吸收了中医药学、天竺和大食等医学的精华,用十几年的时间,约在8世纪末著成。后来经世代许多藏医药学家的修改、增补、注释、整理而愈趋详细完整,直到公元10世纪经老宇妥?云丹贡布进行了全面修订。后来,苏嘎?洛追杰布(-?)于公元年刻印了“扎当”《居悉》。在五世达赖(-年)和第司?桑杰嘉措(-年)执*时,重新对“扎当”《居悉》进行了校对和修订,刊刻了现行的《四部医典》。
《四部医典》全书章,原著是用九个字一句的藏文写成的韵体文,为了不失原意和使读者容易理解,本书以白话文译出,并作了必要的注释。全书内容丰富,篇幅较多,但归纳起来有五个方面:基础理论,生理和解制,疾病的诊断方法,治疗疾病的原则和方法,药学的基础理论和用药原则,。因此,藏医学现有一套完整的理论体系,并有丰富的临床实践。
(ニ)三大因素学人
藏医理论认为,人体内存在三大因素:龙、赤巴、培根。三大因素支配着七大物质基础及三种排泄物的运动变化。在一定的条件下,上述三者保持相互协调,维持人体正常的生理功能活动,属于生理性的。如果三大因素中的某一种或几种由于某些原因而在病理状态,人也就生
病了。龙、赤巴、培根三者各有自已的特性和功能,但三者并不是独立而互不相干的,它们互相影响,密切相关,而且互相依存和互相制约,但又各司其职。下面按照《四部医典》的依据来介绍它们各自的生理功能及属性。
1、“龙
“龙”译成汉语是“气”或“风”。它的功能是主呼吸、肢体的活动、增强体力,血液循环,五官的感觉,大小便的排泄,接种传代,帮助分解食物并输送饮食精微等。因“龙”所在的部位和功能不同,又分为“索增龙”(意译为维护生命活动的龙)、“紧久龙”(意译为上行龙)、“恰不欺龙”(意译为遍行龙)、“麦娘姆龙”(意译为平侄龙)、“吐塞龙”(意译为主排泄的龙)五种。
此五种“龙”的部位和功能:“维持生命活动的龙”,位于人体头顶部,运行的部位是咽喉部和胸部。它司人体的吞咽动作,司呼吸运动、唾液分泌、打喷嚏、打饱呃,使人的记忆力清醒,增强感官聪明而敏锐,还维持着人体正常的精神状态。“上行龙”,位于人体胸部,并运行于鼻部、舌头和喉管部位。作用是司语言,増气力,使人面色红润有光泽,充满活力,精神振奋,善于思考。“遍行龙”,它主要位于心脏,并运行于全身,功能是人体四肢的活动,屈伸行走,还司眼睛及口唇的开合,并主管人的语言和思维活动。“平侄龙”,主要位于人体胃脘部位,运行于人体内部各脏腑器官之间。功能是人体的消化机能,负责把食物中的精华和糟粕部分分开,补偿损伤,并促使血液生成和成熟起来。“下泄龙”,位于人体的肛门部位,运行于人体的下部,包括大肠、膀胱、会阴等部位以及大腿的内侧。功能是人体精液的排出,月经和大小便等的排出。还管理忍便的控制以及妇女分娩过程等。总之,凡人体下半身的各种机能,都由它来司理。
“赤巴”译成汉语是“火”或“胆”。它的功能是产生热
2、“赤巴
能并维持体温,增强胃的功能使食物消化,知饥温,长气色,壮胆量,生智慧。总之,它具有火热性质,也是负责人体内脏腑机能活动的一种因素,是一种生理活动所需要的“火”或“热量”,与病理上的火邪不同。根据所在的部位和具体功能的不同,“赤巴”又分为“赤巴觉久”(意译为主消化赤巴)、“赤巴当久”(意译为变色赤巴)、“赤巴未且”(意译为能作赤巴)、“赤巴同已”(意译为明视赤巴)、“赤巴多塞”(意译为明色赤巴)五种。
此五种“赤巴”的部位和功能:主消化“赤巴”,位于胃位的消化和未消化的食物中,功能是主消化,将食物分解为精华与糟粕。产生热能,并使其他各种“赤巴”的作用能正常地进行,更好地发挥生理作用。“变色赤巴”位于人体的肝脏,主要功能是使食物中的精微所包含的色素变成体内各种应具有的色泽,如:血液中具有的红颜色,胆汁中的*绿色,以及肌肉的红色,粪便中深浅不同的*褐色等。“能作赤巴”,位于心脏部位,主要功能是产生自豪,智慧的欲望,上进心与勤奋,心胸开阔等。“明视赤巴”,它位于眼睛部位,主要功能是司视觉,使人能看到体外周围的物体,并与辨别其颜色有关。“明色赤巴”,位于人体的皮肤部位,主要功能是司滋润皮肤,发生光泽。
3、“培根”
“培根”译成汉语相当于“土和水”。它的功能是增加胃液,磨碎食物以利消化吸收,司味觉,保持和调节体内水分的运转。由于它所在的部位和功能不同,又分为“培根且及”(意译为能依痰培根)、“培根涅及”(意译为能化培根)、“増根娘及”(意译为能味培根)、“培根寸及”(意译为能足培根)“培根局吾及”(意译为能合培根)五种。
五种“培根”的部位和功能:“能依痰培根”,它位于胸中,是其他四种“培根”的基础,可协助其他四种“培根”的正常机能运转。当人体内的体液水分产生异常,即过多或过少时,“能依痰培根”且能起调节作用,使其恢复正常。“能化培根”,它位于胃未消化的食物中,主要功能是磨碎食物、消化腐熟食物。当然,这一机能还需与其他两种因素,即“消化赤巴”、“消化龙”来共同完成。“能味培根”,它位于舌头的部位,其主要功能是司味觉,主管人体尝味的
机能以辨别食物中的各种不同味道。“能足培根”,它位于头部,主要功能是司六识,在外界刺激作用下,它能使人体产生各种精神情绪,如喜、怒、哀、伤、知足满意等。“能合培根,它司人体全身的关节部位,其功能是使关节,即骨骼与骨骼相结合的部位紧密地结合在一起,负责关节的屈曲和伸张,使它们能灵活地活动。
尽管三大因素又各分成五种,各司其职,有自已的特性,但它们也有些共同的特性。“龙”、“赤”、“培根”各自特性的表现特点是:,“龙”的特性包括:粗、轻、寒、微、硬、动6种。粗,其表现特点是性情急躁,舌苔明显,厚而粗,皮肤粗糙;轻,指人体的活动轻捷灵便,性情也变化不定,难于捉摸;寒,是指人体喜欢避寒就温,平时喜欢晒太阳、烤火,饮食也喜热食,不喜凉食;微,其表现是随处可到,无处不在,无孔不入;硬,指在体骨有坚硬的性质,成形的硬块,在胸腹部常表现坚硬而不柔软,一般称为痞块或痞气;动,在性情方面,表现为情志容易变动,爱激动,人喜欢活动,到处流动。它与微、轻这两种特性也密切相关。
“赤巴”的特性包括:腻、锐、热、轻、臭、泻、湿7种。腻:指使人有油和腻的外观,如面部、皮肤,都出较多的油质,光亮润泽;锐,主要指人的性情敏捷,也较暴躁,患病时多为急病,如疖肿,也较易化脓;热,指人体喜冷而恶热,喜在凉处而怕热,饮水也爱凉饮;轻,指身体轻盈,在患病时,也都比较轻而易治;臭,指它使人体分泌的汗液具有一些微臭,而尿液也都具有明显的腥臭味等;泻,指它使人食的食物中难消化之成份排泄,发生腹泻;湿指它使人体保持较多的水液,痰湿,体表也较湿,还常使人泄泻。
“培根”的特性包括:腻、凉、重、钝、稳、柔、粘7种。
腻:与“赤巴”的腻性相近,即带有油腻的性质,逢有舌苔时,也多粘腻。但这种粘腻多为白色,与“赤巴”的粘腻舌苔不同,后者多为*色,其排泄物,如类便、汗液、尿液等也多粘腻;凉,指身体多凉,喜欢呆在温暖的地方,平时则喜热的饮食;重,指身体多重坠,动作笨重不轻便,行动也懒慢,不喜活动,病情也较稳,不易产生突然的变化;柔:指它的性质柔软,嫩薄,如表现在舌苔上,也较轻而薄,如有疼痛,也是轻微的;粘;指分泌物多粘而厚,如吐泻出来的排泄物,常带最多粘液。《四部医典》中记载,“龙”、“赤巴”、“培根”引起人的体型及性格等的区别有7种,即,单一的“龙”型,单一的“赤巴”型、单一的“培根”型,“龙”和“赤巴”混合型,“培根”和“赤巴”混合型,“龙”“赤巴”及“培根”三者汇集型。三大因素在人体内的应用极为广泛。它们的特性不仅表现在身体的各种生理、结构方面,以及患病时的特点,更重要的是它还广泛应用于人体的心理素质和性格类型,其生理构造的区别是:以“龙”为主要成份的人,其体型驼背、干瘦、容颜青灰色、多语言,不能忍受寒冷,行走时关节作响,财运不佳,寿短,睡眠不实,体格矮小,喜欢唱歌与嬉笑,爱争吵,善射箭,酷嗜甜、酸、苦、辣等的食物,这样的人具有老鹰、老鸦、狐狸等性格。
以“赤巴”为主要成份的人易渴、不耐饥,头发和身体的肤色发*,极其聪明而傲慢,多汗,身臭,寿长,体高,财运均为中等,酷嗜甜、苦、涩,以及凉性的食物。这样的人具备老虎、猴子及夜叉等的性格。以“培根”为主要成份的人,其体温低,骨骼关节不显露、肌肉丰满,身体的肤色为白色,体型端直,耐饥渴,抗烦恼,能抵制痛苦及旱热,肥胖,长寿,多财,嗜唾,外柔内刚,性情善良,酷嗜辣、酸、涩、粗糙的食物。这样的人,具有狮子的性格,是出类拔萃者。
“龙”和“赤巴”混合身体较小,“培根”和“龙”混合者身材中等,“培根”和“赤巴”混合者身材较大,其行为、声调、思维等也以其混合的成份而定。汇集型者,由于汇集了上述各方面的特点,发育圆满,疾病较少,具备了上等才能。
有病与无病的区别:形态没有发生变化时,为无疾病的人,身体健康,能正常生活。形态发生变化时,则是生病的表现,应积极医治。
(三)藏医胚胎学
人类的胚胎发育亦为藏医学者的重要研究课目之一。早在公元8世纪,藏医就开始了胚胎学的研究,并已初步阐述了人体胚胎发展。著名的藏医学家宇妥宁玛云丹贡布(公元年生于堆龙给纳)总结了西藏民间藏医的医术和经验,同时他还到印度、尼泊尔以及内地的五台山等研究医学。经过几十年的努力,于公元8世纪编著成了藏医著名的古代医学经典著作《四部医典》。这部书中指出胎儿之所以能发育成熟,是全靠母亲的营养物质通过脐带供养胎儿的结果。书中写到:“用比喻来说“母亲、脐带与胎儿的关系就如水塘、水渠与庄稼的关系。母亲好比水塘,脐带好比水渠,胎儿好比庄稼,水塘中的水通过水渠,滋润着庄稼,使之发育成长。”这个年前的比喻,在至今看来,仍然是十分恰当。
公元年,由雅吉乌金林巴从山南雅隆西扎(今山南地区乃东县)发现的《罗班嘎汤》(意为“佛徒遗教”)一书第三十四章中记载着“胚胎首先要经历鱼期,其次要经历龟期和猪期”。
公元年,西藏发行了第司?桑杰嘉措编著的《蓝琉璃》,成为通行西藏的对《四部医典》的“标准”注解本,该书第二部《论述本注解》中生动地描述了:“在胚胎发育中的鱼期,胚胎形成长条形,因此称为鱼期。胎儿长出四肢,并分头部,形状似龟,因此称为龟期。胎儿从龟期进一步发育成除了有四肢、头部外,还逐渐凸起所有器官,并能从母体中吸取混合食,因此称为猪期。”不久,第司?桑杰嘉措又召集了名画家兼藏医的洛扎?旦增罗布等多人,收集了各地的药物标本,终于在年绘成了配合学习《四部医典》所用的79幅珍贵独特的彩色藏医唐卡。其中,第二部第二章关于月经周期和胚胎发育的彩图中明确地绘出女子12岁来月经,50岁绝经,每月一次,来月经时,妇女常有腰部和下腹胀痛,乳房发胀,情绪不稳定等表现。当怀孕后,38周即分娩。藏医胚胎学认为,胎儿从形成到成熟分娩,需要38周的时间,而这38周具体的发育情况是这样的:第1周:父精和母血的融合,其状正如在牛乳里滴入酪酵母,使其得到发育和动力,并且非常融治;第2周:胎珠状如乳液凝成的胶状物;第3周:状如凝结的乳酪或酸奶;第四周:质地比较坚固的团状物,有的是圆形,有的呈椭圆形,并开始分化出男女的不同性别;第5周:脐带开始形成,与母体相连;第6周:与脐带相平衡,形成了一条命脉,使胎儿获得更快发育;第7周:胎儿的眼睛等感觉器官开始形成;第8周:胎儿的头部开始形成;第9周:躯体的上部和下部形成第10周:胎儿有双肩,两髋胯骨开始形成;第11周:身体和九窍,即双眼、双耳、双鼻、口、阴窍等已经形成;第12周:心、肝、肺、脾、肾等五脏形成;第13周:小肠、胆、大肠、胃、膀胱、三木休藏语,意为“卵巢”)等六腑已经形成;第14周:两条上臂、前臂及两条大腿、小腿已经形成;第15周:胎儿的双手、双肘和双足、双膝已经形成;第16周:胎儿的十个手指和十个足趾全部形成;第17周:连结胎儿身体上部、下部及里外的血管、脉络均已形成;第18周:此时胎儿体内的肌肉和脂肪组织均已出现;第19周:胎儿体内的韧带、筋膜、肌腱已经出现;第20周:全身的骨骼和骨骼内所有骨骼均已形成;第21周:周身的皮肤开始形成;第22周此时身体内的九窍均已开通,开始与外界通流;第23周:胎儿的头发、指甲、趾甲等出现了;第24周:上述的五脏六腑的功能已经成熟,胎儿也已经知道疼痛,有所感觉;第25周:在胎儿体内的脉络中,气已经出现并开始运行;第26周:胎儿已经开始有意识;第27周至第30周,是怀孕的第7个月,所有的器官均已成熟,整个胎体也明显圆满;第31周至第35周,胎儿继续增大,母体与胎儿的精神肉体互相影响;第36周:此时胎儿多动,显得对所处的地方不习惯;第37周:胎儿似乎是显得对所处的地方有反感,不愿意再呆在里面;第38周:胎儿的头部转而朝下并准备娩出母体了。
从以上所叙述的人体胚胎发育过程来看,藏医对胚胎学的认识,在古代各国医学中,可以说是首屈一指的它具有一定的科学性,从历史的观点看,更有其先进性。同时,它还象征性的描述了在胚胎发育的过程中,胚胎要经过鱼期(相当于鱼纲动物)、龟期(相当于爬行纲动物物)及猪期(相当于哺乳动物)等,这与动物进化过程中的几个重要阶段相吻合,顺序亦完全一致。对胎儿形成这一生理现象,早在年前的《四部医典》中就已有充分的认识,指出人体受孕最合适的日子是在妇女月经来潮后的12天左右,过早过晚,都不易受孕,这一记载,在各民族传统医学中,是最为科学而准确的。书中还指出,在月经前这一时间里,妇女很容易感到身体疲乏、困倦,面色也憔悴,乳房涨,腰痛小腹等处微感不适或疼痛;而在易于受孕的时日里,女性有较强烈的性欲。
藏医认为,胎儿是由父亲的精与母亲的血二者结合而成的。它认为,不论是父精,或是母血,只要一方有病,如“龙”、“赤巴”、“培根”有病,就无法受孕,如精或血的外观粗糙,“赤巴”粘稠度异常,气味不正等,都不易受孕怀胎。仅就这一点来说,藏医的认识既科学又准确。藏医还明确提出不孕是男女双方的责任,也是完全符合科学道理的。
以上介绍了藏医对胚胎发育的认识,下面简单地回顾一下胚胎学的发展史,以便对照比较。
公元前4世纪,希腊著名医师希波克拉底认为个体身上的各部分能产生各种精液,幼体是各部分精液凝合而成的,所以子代身体构造的每一部分和亲代各部分相同。即部分对部分都是有相对来源的。通俗地说,眼睛产生的精液形成子代的眼睛,鼻子产生的精液形成子代的鼻子。这个论点是“先成论”的萌芽。
古希腊学者亚里斯多德公元前年至年)曾经批驳过希波克拉底的学说。比如说,母亲可以生男亦可育女,用希氏的观点对此就无圆满的解释。亚里斯多德认为胚胎是一个整体,不能以部分来解释,亲代与子代之所以相似,是因为人整个活动机能的相似;活动机能是遗传下来的;同样的机能形成同样的发育。所以亚里斯多德的思想是倾向于“后生论”的。但是,他主张有机体内有“灵*”控制有机体,当然这一点是唯心的。
先成论者否认真正的发育。他们把胚胎发育看作是简单的生长,认为胚体是亲体的缩影,必生仅仅是将预先形成的构造扩大、长大而已。
公元年,英国著名医师哈维说过:“每一动物在发育过程中,势必次第通过它的种族系统上所有的各种形状:由卵而虫形,而胚胎…然后抵于形成”从而他被西方学术界认为是第一位相信胎儿预先形成的学者。到了18世纪,俄国科学院士,胚胎学家沃耳夫(-年)认为有机体是渐渐由性细胞发展的,它的器官是渐渐形成的,而不是以现代的形能长大的。他利用显微镜观察了鸡胚的发育,并且还证明不论动物或植物的发育过程,都是从来没有分裂的组织开始的,发育就是一系列相连的变化。年,他发表了《生物发生论》,莫定了“后生论”(或称“渐成论”)学说的理论基础。
公元年,俄国科学院士贝尔研究比较了脊椎动物各纲的胚胎发育,认为所有高等动物在胚胎发育的过程中有着相似之处,胚胎越年幼,这些相似点则越明显。这些动物在分类学的地位上越是接近,则这种相似点也就越大。另外,他还提了著名的“胚胎说”。
英国著名的生物学家达尔文(ChareRobetrdarwin-年)认为胚胎学是自然科学中的一个重要学科。达尔文说:“现有脊椎动物的胚胎都反映着曾在地球历史上早期生存过的一个大纲”的某些成年类型的结构”。他指出,个体发育阶段的相似是证明起源共同性的“证体”。在胚胎构造上,低等动物各个特征的重演规律是动物在个体发育上反映其祖先发展历史的现象。他还明确地指出,胚胎发育并非经常是祖先发展历史的副本。他主张应该用历史的观点去研究胚胎的发育。达尔文系统、全面地提出了被恩格斯高度评价为19世纪自然科学三大发现之一的“达尔文进化论”。
德国胚胎学家缪勒(Muller~-年)研究了甲壳纲的胚胎,发现甲壳纲的动物虽然有自由生活的类型、有寄生的类型和结构简单的类型,但所有甲壳动物在发育上都要经过一个无节幼体阶段。德国生物学家赫克尔(Haeckl-年)支持了缪勒的理论,并利用了当时胚胎学的成就明确地提出:“有机体发展历史分为两个相近的、相互紧密联系的部分,即个体发育和系统发育,也就是有机个体的发育历史和由同一个起源所产生的有体群的发育历史。个体发育历史是系统发育史的简短迅速重演。在个体发育迅速而简短的进程中,个体重演着其祖先按照遗传性的适应性法则在长期与缓慢的历史发展进程中,所通过的重要类型的变异”。这就是著名的“重演论”。
不同纲的脊椎动物,例如:鱼、龟、鸡、猪等和人的早期胚胎彼此都很相似,都具有明显的鳃裂和细长的尾部、头部较大、身体弯曲、四肢全未发现。时间越早,体形也越相似,以后逐渐分化,差异逐步明显。人的胚胎保留着尾,表明人是从有尾的动物进化而来的。至于人的胚胎有着和鱼相似的动脉弓,这也是人和鱼有着间接的边缘关系的一个证明。
通过上述资料的比较,藏医对人体的胚胎发育的研究在下列几方面反映的事实远早于外国学者。
一、胚胎是逐渐发育的,在发育过程中逐渐形成各种器官。《四部医典》中明确形象地描述了人类的胎体从受精卵开始逐渐发育分化出各个器官。
二﹑胚胎的发育过程体现了动物进化过程的几个重要联合体。现已证明一切脊椎动物起自水栖的祖先以鳃营呼吸的祖先。人类和鱼类有着间接的远缘关系。藏医把胚胎发育的第一阶段形象地比喻为“鱼期”,也客观地反映了这一关系。
三、藏医形象地描述胎儿发育的过程中出现的“鱼期”、“龟期”和“猪期”的顺序,是与脊椎动物的鱼纲、爬行纲、哺乳纲这种人类的进化顺序相一致的。
四、藏医对于人的胎儿、脐带和母体子宫之间的相互关系,在年前就有了比较科学和恰当的比喻。
想总之,藏医关于胚胎经历鱼、龟、猪三个时期,即鱼纲、爬行纲及哺乳纲这些过程,是十分符合现代进化论及现代胚胎学的认识的。藏医胚胎学的成就,在世界胚胎学发展史上是首屈一指的。
(四)藏医解剖和生理学
藏医对解剖和生理学研究极为深刻,且历史悠久。早在公元8世纪初,吐蕃王朝侍医比吉?赞巴希拉,编绘《尸体图鉴》二十六章、《尸体分部图》、《活体及尸体测量》等,藏医腹腔图画的记载见于许多藏医历史典籍。公元10世纪,宇妥萨玛?云丹贡布,在传讲《四部医典》时,曾亲自绘制人体骨骼结构图,并编纂《脏腑解剖图》等。公元14世纪以后,强巴派的著名藏医学家昌狄·班旦措吉,在人体解剖和药物图谱的绘制方面造诣颇深,有《解剖明灯》等专著。
青藏高原居住的藏族人民,自古以来就有“天葬”的习俗,即人死后用刀剖解尸体喂饲老鹰。因此,年以前出现了著名的解剖学家玛吉了珍,他在总结了多年“天葬”场的工作经验和研究后,编写了《解剖论》。此书详细记载了五脏六腑及人体的计量。尤其是人体皮肤有7层,这个说法和现代医学用显微镜显示的结果完全一致。
藏医人体解剖生理学大致有以下内容:七种物质。藏医认为,人体由血、乳糜、骨、髓、脂肪、肉、精这七种物质所构成,这些物质在人体内都应该保持一定的量,互相间要协调和平衡,任何一种物质失衡都将引起人体发生疾病。七种物质中的任何一种,在人体内都有其固定的量,按《四部医典》中的计量方法来计算:如女子的血和男子的精各为2捧量(双手合拼作碗状为捧),人的脑髓也只有2捧。男性全身的肌肉量,约合拳(握拳),女性则是拳,其原因是女性的胸部及臀部的肉各多出10拳的量来。这里需要略加说明的是女性的血,不是一般身体里流动的那些血液,而是与繁殖后代有关的、有生殖机能血液,所以它的量与男性的精液相同,是2捧。至于一般的血液,不论是男是女,其量均一样,为14捧。
人体还有三秽,也就是三种排泄物,即汗液、尿液和粪便。藏医认为,人体内的汗液共有4捧,尿液共有8捧,粪便有14捧。这三秽有固定的量,保持固定的比例,无论哪一种失调都可使人致病。这里的汗液、尿液、粪便的量,不能单纯地理解为我们每日用肉眼所能见到的这些排泄物,而是它在正常人体生理状态下所有的可见的与不可见的量。例如,汗液可以是没有排出体外或者以极微量排出,不易为人体觉察到的,即不可见的排汗。就这一点来说,藏医对人体的汗液、尿液、粪便的概念,的确是有比较科学的认识的。
藏医还认为,人体上有许多孔窍。其中,大而明显的孔窍共9个,即鼻孔2个,耳2个,口1个,尿务1个及肛门孔1个。女性多3个窍,即乳头有2务,性器官多1个窍,共12个。韧带16处,筋络有处,头发有2根,汗毛孔有万。
在解剖方面,藏医对五脏六腑的位置作了详细地记载,并绘制成图。还采用了比喻的方法加以说明,如心脏相当于“国王”,肺相当“大臣”和“王子”。这与中医的“心为君主之官”等说法颇为类似。特别是值得指出的是,公元17世纪末叶,在著名学者第司?桑杰嘉措指导下,由洛扎?旦增罗布画家所画的一张解剖图(彩图五十ー),纠正了长期以来将心脏的位置画在胸正中,而且心尖朝上的唯心观点。洛扎?且增罗布从尸体解剖的实际出发,一反传统观念,画出了新的解剖图,正确地把心脏画在胸腔正中偏左的位置,心尖朝向左下。关于气管和肺、腹腔内各脏器的解剖位置和形状,也都绘制得更加符合于人体的实际情况。同时,对人体骨骼的数目也作了记载:骨头有23种,脊椎骨有28块,肋骨有24条,牙齿有32颗,骨块有块,其中:颅骨8块、头背骨2块、齿骨(牙齿)32块、齿窝骨32块、锁骨2块、脊椎骨28块、胸骨15块、肋骨24块、小肋骨2块、小背骨1块、骶骨2块、臂骨(肩2块、肘2块、腕2块)6块、手骨50块、指甲及趾骨60块、小腿骨70块。四肢关节有12个,小关节有处。每个人其身长一般是自己的1度。上述数字是在千年以上的古代藏医留下来的,而且统计方法与现代医学不完全相同,现代医学骨路只有多块,但藏医有块,藏医把指甲牙齿均算入骨骼中。
互相关联的血管的正常情况,在藏医学上可分为:初成脉、依存脉、连结脉、寿脉。初成脉从脐带部分三岔。一种上行形成了脑,由于痴愚存在于脑里,所以“培根”便依属于身体的上部,另一部伸向中路,形成命脉。由于怒依属于血液,所以“赤巴”便属于身体的中部。另一支脉向下延伸形成了密处,由于男女的贪欲产生密处,所以产生的“龙”便依属于身体的下部。
依存脉有:形成眼第六根的脉轮,脑部有条依存脉;形成眼识第六识五蕴的脉轮,心脏部分有条依存脉,发育肉体的脉轮,脐部有依存脉;生育后代的脉轮,生殖器官有依存脉。总之,依存脉遍布周身,发挥着养育生长的功能。
连接脉分为黑白两种:命脉像树枝一样,向上发出增长血肉的脉有24条;与脏腑连接而隐匿的大干脉有8条;与四肢连接而明显的脉有16条。从此生出的可针刺放血的脉道有77条;不能针刺放血的要害脉道有条;混合起来,分支小脉有条;其中有条脉道与皮肤肌肉相连,小支脉共计有条,其中又分出小支脉条。在这些小支脉里又分出更细微的脉道遍布全身。
人脑部脉的海洋里,像树根一样向下延伸司管传导的水脉有19条,像丝线一样连接脏腑的隐匿的脉道有13条,连接四肢而明显的脉道有6条,从这里又分出16条细微的水脉。寿脉有种:种是遍布全身;一种是伴随气息而且通行全身;另一种是神游脉。寿脉与气血运行于体内外的切孔窍相连,因此之故,身体才能生长发育,人体才能长久生存。它是身体的根本,故称寿脉。
在藏医看来,脉管有多种。大致说来,可以分成黑白两种脉。其中白脉十分重要,它起自脑部,上述已经提到“从脑部脉的海洋里,像树一样向下延伸,司管传导的水脉有19条”。这些白脉从脑部向下,分布到全身,也就相当于现代医学所说的神经。因为藏医认为,白脉如受伤或患病,则可引起肢体的运动失调。关于黑脉,则相当于血管并且区别出跳动的脉和不跳动的脉,大致有初成脉、普遍脉、联合脉和维持生命脉。
总之,脉络是气血的通道,是维接人体生命的根本。早在公元8世纪藏医对神经和血管的功能就有这样深刻的认识,对我国医学也是一大贡献。
对于食物进入人体后的消化、吸收、排泄过程,也就是新陈代谢,疲医认为,整个过程包括以下的步骤:当食物经过在口腔中充分咀嚼后,由“维命龙”把它从口腔送入胃中。在这里,消化赤巴参加了消化过程,使食糜变得温热,并将食糜分成两部分:即有营养的精微部分和糟粕部分,后者进一步消化,分解成液体部分和固体部分。其中,液体部分进入膀胱,就变成尿液排出体外;固体部分则在黑肠(就是大肠)最后变成将粪便,排出体外关于精徵部分的变化,藏医认为:它经过一条叫做“当玛仁派”的脉,被输送入肝脏,在这里,相应的“龙”、“赤巴”、“培根”参与作用,把它变成了更精微的部分,最后贮入精囊,营养精微又逐渐变成血液。藏医认为,人体内的血液有两种,一种是比较精炼的部分,分布到全身各个部分,使肌肉不断丰满成长;另一种非精炼的部分入胆,使胆汁增多。人体的肌肉也分成两部分,即精微部分与非精炼的粗糙部分。前者成为脂肪,贮存体内,而非精炼部分则由各处孔窍排出体外。
脂肪也有两部分,其中的精炼部分有助于骨骼的生长,而非精炼的粗糙部分则分布在关节及其他部分,起到骨骼关节及内脏活动的滑润作用,同时又形成汗液。
骨骼也有两部分,其中的精炼部分协助形成髓,使其生长增快;而非精炼的粗糙部分形成牙齿以及指(趾)甲、毛发等,覆盖人体表面起保护作用。
髓也分为精炼和非精炼的两部分,前者促进精液和母血的生长和增多;粗糙部分位于肛门周围,协助这一部位肌肉的成长。
人体的精也有两部分。其精炼部分存留在脏器中,形成的精神,使人神彩光泽,而有华色,与人的寿命有关;而其粗糙部分则于性交时泄出。尽管这部分精被认为是粗糙部分而排出体外,但它却是人体生殖繁衍所不可缺少的。
藏医甚至还对这个变化过程而要的时间作出了粗略的估计。如认为经过消化的食物精微,在第一天变成血液,第二天血变成肉,第三天肉形成脂肪,第四天脂肪形成骨,第五天骨又变成髓,第六天髓形成精。
人为什么生病,这对于藏医来说,有它自己一套独特的认识。藏医认为,人身有三*,亦即贪、瞋、痴。这三*可以分别导致体内“龙”、“赤巴”“培根”的增多,诱发各种疾病。三*事实上是疾病的内因,也即因精神状态的异常而引起的疾病。
藏医又认为,人体发生的疾病,大致可分为寒性病和热性病。“培根”的本性是凉而重,其性向下,如果由于三因素失调,“培根”增多,则病表现为寒性,多聚集在身体下部,身体重惰,身体偏凉,属于寒性疾病。热性病则反之,“赤巴”因素属热,其性向上,所以过多的“赤巴”可使
身体上部产生症状。就季节而言,寒性病,“培根”病多发生在冬季,也可能在春季暴发。而热性病,“赤巴”病则多发生在夏季,也可在秋季暴发。以上所述就是藏医对人体生理过程的认识。
(五)藏医病因学
藏医学形成千年以来,许多藏医学家积累一生的丰富经验,形成了独特的病因学说。就病因而言,有几种分类方法。《四部医典》第八章中记载:发病的总因而言,由于没有正确地理解无我的本性,从而产生了无明;犹如鸟儿自由的在空中翱翔,但它和自己的影子始终不能离开。一切众生虽然安乐的生活着,但是,由于无明而产生的贪欲、瞋怒、痴愚三*之故,使“龙”、“赤巴”“培根”失调就产生了三种疾病。由于破坏了“龙”、“赤巴”“培根”三者的平衡状态而产生了疾病,危害着身体。“赤巴”紊乱时,身体的元气就要受到燃烧之害。因为客观存在的本性属火,虽然位于身体的下部,然而也能向上燃烧,所有的热症均由客观存在产生。“培根”紊乱时,身体就要降温,因为它的本性是属于土和水,沉重而凉,虽然位于身体的上部,然而也能向下坠落,一切寒症都是由它产生。“龙”具有寒热两者的性能,当有太阳时,则成为燃烧身心元气的伙伴;当有月亮时,则成为寒冷的伙伴。因此,“龙”在身体上下,内外各处运行着,是寒热紊乱的主因。所以,“龙”是产生一切疾病的总原因。另外,藏医古代医书《医学宝库》呻对疾病的根因是“培根”,疾病的发病头是“龙”,疾病病*是“赤巴”等三大因素方面记载详细,而且具有相当的科学水平。它对发病的多种起因,进行了归纳;时令、邪气(意外)、饮食、起居等均能影响疾病。藏医认为,六门之中某些疾病侵入皮肤,进而扩展至肌腠,向里行进入血脉,再向里进入骨骼,有的降至五脏,有的坠入六腑。“培根”依于脑,处于上体“赤巴”依于肝、胆,处于身体中部;“龙”依于腰胯,处于身体下部。这些理论对医生思考治疗病情很有益处。它还简述了三大因素运行的通道。“龙”运行的通道是骨路耳朵、心脏、大肠。“赤巴”运行的通道是血、汗、眼晴、肝脏、胆及小肠。“培根”运行的通道是精微、血、肉、脂、髓、精液、尿、耳、舌、肺脏和脾脏、胃、肾、膀胱。上述三大因素运行的通道在藏医诊断上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例如:“龙”运行的通道在骨、耳、汗、心脏等,这些位置如果出现(饮食轻而粗粝)打呵欠时身颤抖,伸懒腰时寒噤,两胯和腰部的关节皆疼痛,痛处常常游移无定处,干咳作呕,五官感觉迟钝,心情烦燥,饥饿时感腹痛等,可以决定“龙”的疾病。“赤巴”和“培根”同样依此类推。另外,在疾病的发展过程中,年老人“龙”的成份大,壮年人“赤巴”的成份大,儿童“培根”的成份大,这是说与年龄有关系。严寒冰冻之地是“龙”之域;干燥炎热之地是“赤巴”之域;潮湿温洳之地是“培根”之域。“龙”病多发生于夏季,日暮、黎明是发病期;“赤巴”病多发生秋季,中午、半夜是发病期;“培根”病多发生在春季,初夜、上午是发病期。以上述发病的时间来推论诊断及治疗如下:某一位患者身体虚弱而年龄比较大,住在高寒,发生季节是夏天,日幕、黎明、诊断为重度“龙”病。同时,在日幕和黎明治疗“龙”病更有道理。“赤巴”和培根也依此推论。藏医对死亡患者有很多论述,主要分为九种绝症,使得福寿诸善完全消失,病入膏育无可奈何。“龙”病过期,治疗已晚,热症内灼,引起高热,寒症冷侵,导致沉疴,体力不支,诸虚百损,结果形成致命的九种绝症。医生们对有的疾病治疗期间,病人不注意饮食及起居时,容易引起有十二变法。例如:“龙”治“龙”消,同时出现“赤巴”和“培根”病,或“龙”治“龙”未消同时出现“赤巴”病和“培根”病。“赤巴”治“赤巴”消,同时出现“龙”病和“培根”病;或者“赤巴”治未消“赤巴”出现“龙”病和“培根”病。“培根”治“培根”消,同时出现“龙”病和“赤巴”病,或者“培根”病。“培根”及出现“龙”和“赤巴”病;或者“培根”治,未消“培根”及出现“龙”病和“赤巴”病等十二变法来闻述“龙”、“培根”相互变化或转归过程。
因此,病人在饮食、起居不适当时,虽然一种疾病在治疗过程中被消失,但有可能引发另一种疾病。因此,严防另一种疾病的发生及其所带来的副作用尤为重要。
关于此情,《四部医典》中记载:种疾病,归根结底离不开寒热两种,这就是说,“培根”、“龙”所产生的疾病可以归纳为寒性像水一样;“赤巴”所产生的疾病可以归纳为热性像火一样,一小部分疾病是在寒热之间。上述所讲的是最简单地介绍了藏医病因学的基本认识及藏医的理论根据。
(六)藏医诊断、用药原则
藏医的疾病诊断方法主要是问、望、触三诊。诊断就是认识疾病,认识疾病要靠症状。病和症状的关系好比火和烟的关系一样,火是烟的基础,烟是火的表现。所以认识疾病,必先认识症状,因此分析疾病的症状是非重要的。疾病诊断须从三个方面着手:(1)直接将疾病诊断出来;(2)取信于患者,让他认为这个医生高明,故必须采取适当方式诊断疾病;(3)诊断时须进行分析取舍,将疾病辨明,直接诊断疾病,须从以下三方面进行:(1)从引起疾病的因素方面去分析诊断;(2)从性质、症状方面去诊断;(3)从有益有害的方面去诊断。诊断疾病,须从引起疾病病因、病缘、饮食、起居中去分析,找出真正的原因,特别是要清楚地知道发病的外缘,因为因与果是不会发生矛盾的,从性质、症状方面进行诊断。所谓性质,就是指“龙”、“赤巴”、“培根”三者。须将其增长、耗损、蓄积、升起、紊乱等阶段的症状分析清楚,最后归纳为寒与热两种性质。所谓诊断的对象,就是从五官及其五境、五种污物来检查。五官是:眼、耳、鼻、舌、身五者;五境是:色、声、嗅、味、触五者;污物是:痰唾、大便、呕吐物、尿、血五者。所谓诊断的途径就是要从地点、季节、体型、年龄、昼夜、空腹、饮食等进行诊断。
问诊是听力所及的都要询问:询问病因、患病的时间、患病的部位、饮食的情况,特别是病因、部位和症状,必须问清楚,问清楚病因就会知道患的是什么病,问清楚部位就会知道发病的途径,问清楚疾病的特征,就会知道病情细征差异,而不至于混淆。因此,在三诊中问诊最为重要。
望是凡能用眼暗看到的都要观察,看体型,察肤色特别应该观察尿与舌。这是视觉所及的诊断,还特别注意尿诊,尿诊是藏医观察疾病极为重要的手段之一。其观察内容包括尿的颜色,热气多少,臭味浓淡,泡沫大小、多少,颜色浓淡,消失快慢,沉淀物的有无和形状、漂浮物等。例如,热性病人的尿呈现红*色,臭味浓,热气维持时间久,泡沫呈现*色,消失快,沉淀如乱云状。
触诊是触摸全身的寒热、皮肤的燥润、凸凹等,特别是要切脉,这是分析脉搏信息的诊断,即寸、甘、恰。切脉的手法分浮取、中取、沉取三种。寸、甘、恰三部所代表的脏腑,男女略有区别,男左手的寸、甘、恰脉,分别反映心、脾、肾(左肾)及精府:右手的寸、甘恰脉,分别代表肺、肝、肾(右肾)。女寸脉反映的脏腑,左手为心,其余相同。
正常人一息(一呼一吸)脉跳五次,多于五次者有热,少于五次者有寒。脉象因病而异,主要分12种。热性病的脉象为数、洪、大、弦、滑、硬,寒性病的脉象为沉、退、弱、细、浮、虚。各种病症均各有其表现的脉象。如心脉摸不到,舌中间发黑者;肺脉摸不到,鼻翼下陷者;肝脉摸不到,眼发红者;脾脉摸不到,嘴唇外翻者;肾脉摸不到,耳朵听不见声音,均为死症之兆。
藏医诊病除问、望、切外,还有药物试诊法。总之,根据三诊诊断得到的印象,加以综合分析和归纳,从发病原因判断疾病的性质,从症状和体征判断疾病的类型。
藏药学理论及用药原则是:藏药学理论认为药物与五行有关,其性、味、效亦原于五行。它认为药物的生长源于五行(土、水、火、气、空),即土为药物生长之本源;水为药物生长汗液;火为药物生长之热源气为药物生长运行之动力;空为药物生长之空间。五行缺一,药物则不能生长。这就闻明了药物生长与自然环境的统一关系。同时它又指出:土水盛的药物味甘;火土偏盛的药物味酸;水气偏重的药物味苦。
藏医在临床上用药是根据药物的六味、八性、十七效辩证主方。
六味即:甘、酸、苦、涩、辛、成。甘味具有增强体力,补气固体,荣润肤色,开窍舒胸,生肌愈疮,干*水的功效。苦味具有清血热、赤巴热,健胃舒胸,增生腹肌的功效。酸味具有健胃消渴,增生体温,生培根之效。辛味具有增生胃热,消积化食,镇静催眠,驱除肠胃寄生虫之效。成味具有熄风镇静,消烦渴,生赤巴,千*水,增生血液,下死胎之效。涩味具有通淋止泻,复苏开窍,荣润肤色,驱虫之效。
八性,即重、润、寒、钝、轻、糙、热、锐。药性“重、润、塞、钝”者可治隆病、赤巴病;药性“轻、糙、热、锐”者可治培根病。
十七效,即药物具有柔、重、温、润、稳、寒、钝、凉、软、稀、干、燥、热、轻、锐、糙、动等十七种效能。
每种药物都具有固定的性、味、效。必须根据十七效的对治配伍主方。所谓对治,就是两两相对,其性相反,一为药性,一为病性。如寒与热,寒性病用热性药治之,热性病用寒性药治之。
同理如表对治隆??????
赤巴????????
培根??????
药性
病性
药性
病性
药性
病性
柔
粗
凉
腻
燥
腻
重
轻
钝
锐
热
凉
温
寒
寒
热
轻
重
润
微一硬
软
轻
锐
钝
稳
动
稀
臭
糙
柔一粘
干
泻一湿
动
稳
这表里药性对治病性就是用药的理论和原则。
(七)藏药的炮制加工
藏医历来就非常重视藏药的原材选料,加工炮制,配方工艺。各种名贵藏药的炮制炼术的工序十分严谨,是项高难度技术。特别是制造甘露精华之王“坐台”的炼丹工艺技术,已有两干多年的炼丹历史来看,能炼出“坐台的人物,只有少数最有历史影响的名医。西藏和平解放前,医院(门孜康)和药王山利众医学院的极少数名医才能炼出“坐台”,其余全藏区都已失传。西藏和平解放后,由于*和*府极为重视少数民族的医药卫生事业,长期给予人力、物力、财力和*策等多方面的支持,使藏医药医疗设施条件和生产加工条件有了很大发展。全藏区的藏医工作者的积极性提高起来,面临失传的这项绝技很快就得救。并在全藏区逐步建立藏医医疗机构的同时,各种制药工艺技术通过培训、进修、师带徒、邀请交流等各种手段继承下来。
藏药材加工炮制是根据临床治疗,配制的需求,对药物进行各种加工炮制,炮制的目的是去除杂质和非药物部分,消除或减低药物的*性,改变或缓和药物的药性和药效,提高临床治疗效果,便于配制制剂,贮存等。
常用炮制方法有:
1、火制法:火制法包括煅、烫、炒、炙、熬五种方法。
①煅,例如:海螺直接置于火上煅烧或将大蒜放入罐,口封好,放在明火上间接煅烧。
②烫,如羚羊角砍成细条,埋入沙中并烧火加热,待药角产生微*并变软时取出备用。
③炒,如自然碱直接放入铁锅中拌炒或将刀豆,放入铁锅中,加细沙拌炒。
④炙,如热炼过的寒水石加等量的藏北方块自然盐拌炒后,再倒入青稞酒加盖盖好闷泡过夜后,取出晒干备用。
⑤熬,如甘草等植物药切碎,放入锅中煎熬,提取三次汁后,再过滤药液放回锅中,不时搅拌,熬至药液粘性为止。
2、水制法:水制法有、可
①洗,即洗净药物所含的杂质。
②淘,即将药物放入清水中反复淘洗,待药沉淀后,倒去上面浮水,取出下面的沉药备用或将药放入清水中反复淘洗,将水面上浮上来的杂质除去后的药物,跟水一起流下来,沉淀在下面的石子倒掉,药物再清洗后晒干备用,这种办法多用于各种种子的选料。
③泡,如将铁等物质泡于河子一起,泡拌一定时间待其溶化后,晒干备用。怕升知,
3、水火合制法;水、火合制法有溶、煮、蒸三法。,总
①淬,如将寒水石块放在高温中烧红,然后立即放入牛奶中淬火后完全溶化的白色药泥,晒千后备用
②煮,如将“马钱子”去毛后放入牛奶中煮后洗净晒干备用
③蒸,如将不用去*处理的肉类药物蒸熟后凉干备用。
(八)藏药服用方法的特殊性
藏药的服用方法也有它的特殊性,大部分藏成药均为药丸。这是由于药品成份奇特,价格昂贵,加工极难。为了便于长期保存和车马运载不变质,不破损而制成十分坚硬的药丸,更重要的是藏药不允许象中药丸剂那样加入添加剂以利于服用时在胃中崩解,而要求加工时不得有任何化学污染。所以《四部医典》中论说药丸服用时,二定要把大丸含在嘴里溶散后咽下去;小丸可以用开水直接冲服;或将药丸研碎后浸泡于温开水中,服用时用开水冲服,服药期间禁用陈旧、酸腐、生冷食物,防止受凉,甚至还有禁止房事,让药物充分吸收。经浸泡后的药丸由于充分溶解后服用,且有汤药,便于吸收而且作用快的优点,同时又省去了汤药煎煮之劳,可谓一举两得。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