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口刚刚被喂了各种食物的牙齿。
吃嘛嘛香!
图片来源:丁香生活研究所
我们给它刷完牙后,表面看起来已经很干净了。
图片来源:丁香生活研究所
但你看,你细看,会发现牙缝里面还有很多食物的残留。拆出来是这样的。
图片来源:丁香生活研究所
它们会堆积在这里,跟口腔里的唾液、细菌一起发烂、发臭。你的口臭、牙龈出血、牙结石、蛀牙都跟这些残留的小渣渣逃不开关系。
这个时候,真的强烈安利你认识一下牙线。
它的工作原理很简单,最主要起作用的就是那根细线,把线塞进两个牙齿之间,让线在牙面摩擦,通过不断进出带出牙缝里面的牙菌斑和残渣。
图片来源:丁香生活研究所
——
她能帮你挖出82年陈年老饭渣
有朋友分享,用牙线最爽的一点,就是从牙缝的犄角旮旯里挖出食物残渣,带来的谜之满足感。
图片来源:丁香生活研究所
对于牙齿排列不整齐的人来说,就更是这样。牙齿歪斜导致一部分区域牙刷就没办法刷到,用牙线掏掏,随时都能发掘出一些已经面目全非,散发着浓烈臭味的物体。
这些老饭渣如果长期存在在牙缝里,没有被适当的工具清理干净,会逐渐形成牙菌斑、软垢,增加蛀牙发生的几率。并且它们再逐渐钙化形成牙结石,还会刺激牙龈,导致各种牙周病。
——
牙签用了那么多年它不香吗?
整体来说,我们还是更推荐牙线。
跟牙签相比,牙线能进入更窄的牙缝,它是通过像拉锯一样拉来拉去的方式做清洁的,所以清洁效率会更高一些,也能清洁掉一些附着紧密的牙菌斑和软垢。
另外,牙签材质比较硬,又比较粗,使用不当更容易造成软组织的损伤如牙龈出血、退缩等问题,想想你是不是经常用牙签剔牙会剔出血?这个时候牙线就会更温柔一些。
关于「饭后要不要刷牙」这件事,有一种观点流传很广:饭后半小时内不该刷牙。
支持这种观点的人认为:
饮食中酸性物质与牙釉质接触,会使牙釉质耐磨度降低;而唾液有助调节口腔酸碱度和促进釉质再矿化,在一定程度上有保护作用。
如果饭后还没等到唾液再矿化牙齿就立刻刷牙,会对牙齿造成额外磨损。
进食后,口腔会变“酸”
其实,正常饮食后立即刷牙并无不妥。唾液恢复口腔酸碱度的效果因人而异,
有实验证明:饭后口腔pH值变化存在一条“反抛物线”。
研究人员让实验对象用葡萄糖来漱口模拟进食,接着测量口腔pH值的变化。
结果显示,所有实验对象口腔的pH值在进食后不久就开始降低,并突破可以使釉质脱矿临界值,12分钟左右降到最低。随后,实验对象口腔的pH值开始慢慢回升。半小时后,大部分人口腔pH值回到正常水平。
而部分重度龋活跃性者的口腔pH值,从一开始就低于临界值;半小时后,他们的牙釉质仍处于脱矿状态,依旧脆弱;1小时后,仍未恢复到正常水平。
饭后有个细菌伤牙“高峰”
一颗蛀牙的形成有四个因素:细菌、食物、时间和宿主。
日常饮食中的淀粉类食物,在咀嚼的过程中与唾液作用后会变成糖,在进食后特别容易形成软垢附着在牙齿表面而且难以清洁。
口腔里的细菌会在牙齿表面形成菌斑,软垢中的糖分发酵分解产生的酸性物质慢慢酸蚀牙表面,天长日久就形成了龋齿。
如果按蛀牙给人群分类,大概能分成3种人:无龋的人(有但很少)、轻度龋活性的人(多数)和重度龋活性的人。
从上面的实验不难看出,当口腔致龋菌产酸能力处于优势时,唾液并不能完全保护牙齿。
此外,对于本身即为酸性物质的食物而言,只要牙齿表面残留食物残渣,酸的作用是不会自然消退的。要清除食物残渣,还是要靠刷牙。
所以,预防龋齿,刷牙最重要。
一方面,刷牙将牙菌斑打散,使细菌威力大大削弱;另一方面,刷牙清除滞留在牙面的食物残渣,使细菌失去持续发酵产酸的原料。
饭后10分钟,正是细菌发酵碳水化合物产酸的高峰期,对多数人来说,尽早刷牙可以干扰和阻断这个过程,缩短牙齿被酸腐蚀的危险。··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