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齿臭病论坛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法华经普贤菩萨劝发品3
TUhjnbcbe - 2021/6/3 23:56:00
北京治皮炎的好医院 http://pf.39.net/bdfyy/bdfjc/210403/8810613.html
.《法华经.普贤菩萨劝发品第二十八》之(4)

年版《法华经讲记》·普贤菩萨劝发品第二十八(4)

亦复不喜亲近其人:因为这些人我执特别重。但是你为了教化他,引导他,你不喜欢也装作喜欢——真不简单,怎么写得这么好啊?目的是要把他引导到正法。你甚至可以攀缘:「教教我嘛!学一学嘛!」你是为了接近他,可不是为了真正去学什么字画,没有那个必要。

「不好」,「不亲近」,并没有叫你去整天斗他、骂他、训他。佛不度无缘之人,最多你没有办法度他,不就算了?如果高标准来讲,你应该想到是你自己道行不足;最低标准,你惹不起,躲得起他,你别管他。那高标准,你应该自己生惭愧心:「我德不服人,罪过在我。」有气质、有水平的人走到哪里,哪需要开口讲多少话?眼睛看一看,嘴巴「嗯」一下,他就能解决问题。会修行的人哪里不是道场?

你觉得我们这个道场乱七八糟,你可以离开嘛。你既然是个菩萨,是真修行,你在哪里不能教化众生呐?作为弟子、作为学生应该处处让师父宽心。那些菩萨见了佛都是问长问短,绝对没有哪个来讲:「释迦牟尼,娑婆世界众生这么糟糕,你怎么搞的?」有没有这样讲的?娑婆世界众生就是糟糕啊!都是来安师父的心。师父有理也有理,没有理也有理,就这么简单。师父就是有他的道理,这是你不能理解的。你要能理解了,你就当师父了。为什么那么固执啊?有些话师父能讲出来,有些话师父还不能讲出来,讲出来又变成另外一种是非。

「亦复不喜亲近其人」,你不亲近他就行,没有必要去咬牙切齿的,要想对他怎么样下手。及诸恶者,若屠儿、若畜猪羊鸡狗、若猎师:「畜」就是养猪、养羊、养鸡、养狗的人,更不用说杀鸡、杀狗的人。「猎师」就是打猎的人。若衒卖女色:可以说为是妓女,或者为歌女,有的是卖艺不卖身,这都是有伤风化,腐蚀人们的精神生活。

是人心意质直,有正忆念,有福德力。是人不为三*所恼,亦不为嫉妬、我慢、邪慢、增上慢所恼:这就是师父刚才讲的这些话,我们对照起来检点自己。「质」,为人老实本分。「直」,讲话待人接物直来直去,不会拐弯抹角。不会拐弯抹角并不是讲你就可以粗鲁。用智慧,跟那个用心机装模作样是两回事。

「有正忆念」:唯一之「正」,就是明白一切万法是怎么回事,这个人事环境、社会环境、自然环境跟我是什么关系,这叫「正忆念」。一切的万法都是「我」,都是一个念变出来的;从第二义谛讲,他就是我前世的父母儿女。你有这个「正忆念」,不需要老师来教你,你就知道怎样对付。那些好为人师的人,你「正忆念」有没有?那你学佛这么长时间你学什么了?难道就是学了卖嘴皮?有道无道自己知道啊!你这样还想得到别人的认可?

师父有时候被别人辱骂的时候,乃至被自己的弟子辱骂的时候,他翻来覆去发信息来,我都是「阿弥陀佛!谢谢你的教诲!」我没有第二句话,没有去跟他争。你跟他争的话,一年三百六十六天你都争不完。一天一夜,二十五个小时你都没有办法完成这些问题。一边修自己的忍辱,一边给对方加持力,就跟常不轻菩萨一样,人家骂他、打他,他说:「阿弥陀佛!你们都要成佛的。」打跑了,看看打不到了,再回过头来:「阿弥陀佛!你们都要成佛!」是不是总是这样?要做一个修行人很简单,并不复杂啊。我再三讲没有什么是是非非,他非要争个是是非非,你何苦来哉?哪有是非啊?是非是不是释迦牟尼啊?

「有福德力」:一者,前世他已经明白佛法,今生今世来享人天福报,这是以道受乐;二者,这个人虽然前世没有明白,他今生今世明白了,也是以道受乐。这「福德力」自他不二。身心安乐是不是最大的福德?再也不会被烦恼所束缚。「依报随着正报转」,他从此待人接物,种种的气质与凡夫不一样。你自己没有这个境界,没有这个心态,你再怎么样装都不像,人家看了讨厌、恶心。这个一定是自性流露,不需要你推销自己。任何人见你第一眼,就能被你摄受,这就是一种无形的力量。

这是靠自己成就自己,不是靠别人来吹捧,也不是靠谁来给你加持。如果别人来加持,来给你介绍,往往还会适得其反,大家明白吗?修行就在成就这种功德,这是你自己的「福德力」。命自我立。这种「福德力」不是靠自己刻意地去做作——我会用心机、我会做生意、我会赚钱、我会写文章登报得到领导的信任,我会投机取巧、拍马屁、走后门来叫领导赏识……不需要。你形成了这种气质,天地*神对你都会另眼相待。这就在讲心地法门,你只管用好你这个心。你处处为别人着想,就能生生世世把自己置于安全地带。「为人果有良心,初一十五何须烧香点蜡?做事若昧天理,半夜三更须防铁链钢叉。」就是要修好我们的心,你自然得到天地*神之护法。

当自己感到闷闷不乐,感到有某种疾病的时候,你赶快生忏悔心。你做了哪些错事,跟哪些人有怨结,你赶快回心转意,在心里默默地祈祷。你不要一天到晚忧心忡忡,一切都看不惯,这样只会起反作用。「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修行人是最快乐的人,一天到晚快快乐乐,最起码你这些面部表情放松下来。你可以对着镜子放松,看到美了以后就保持这种状态,你的周边环境也会很快改变。天人*神有目共睹:「哎呀!这个人一下改得这么好啊!」你一定要相信别人,明白吗?你有一点点微小的进步,周边环境都会看得清清楚楚,所以调好自己的心。

「是人不为三*所恼」:「三*」就是贪嗔痴三*。不为自己的贪嗔痴所恼,也不为别人的贪嗔痴所恼,看到别人那么贪心,看到别人脾气那么大,看到别人那么愚痴,你也不要生烦恼,生慈悲心就可以。「亦复不为嫉妬、我慢、邪慢、增上慢所恼」。这里都是对自他双方而言。自己的「嫉妒、我慢、邪慢」和别人的「嫉妒、我慢、邪慢」,你不能说:「你贡高我慢,我比你还要贡高我慢。」《楞严经》讲那个「我慢」,讲得很有意思,叫慢水上流。本来水是往下流,但是慢水呢?它是往上。就说明你是贡高我慢多厉害。为什么说外道不能成就啊?他破不了我执,他讲我能怎么样,我能怎么样。佛讲「无我」,你只要想到一切人都是我,保持这种楞严大定,以此观照调整心态,你与万物圆融为一个本体,你得大自在。

是人少欲知足:对周边的环境,他没有过多的奢求,到哪里都是随遇而安。这几天很热,大家睡不着觉。你们就是这个时候应该感恩,应该庆幸自己,你忍下来就是功德。没有哪一个人会白吃苦。老前辈在山洞里、草堆里,哪里不能修行啊?慈航净苑搞基建搞了一年多了,有时搞到晚上十二点钟,那个工地上咚咚哐哐、咚咚哐哐……不也都过来了?到了一定的时候,就是在旁边敲锣打鼓,你都要睡觉,不必把这些事情看得太重。有理也好,没有理也好,人家来冤枉你几句也好,正是成就你的时候。你拿钱都买不到这种机会,有什么烦恼可生?晚上睡不着觉无非听课时打打瞌睡,也没有关系的。我讲你在这里睡觉照样成就了,因为你是两个人在这听课,你里面那个电脑它会一字不漏地给你录下来,都是你的。在那讲经堂是猫啊、狗啊……照样来回直窜的,还有四五岁的小龙男、八九岁的小龙女前后乱蹦的。这就是培养我们的定力。我们修的动中定,修的是烦恼即菩提。大乘佛法就是在这种环境中来适应我们自己。

在佛当年那个六群比丘,到最后真相大白:最调皮捣蛋的迦留陀夷是十地菩萨再来;最坏的那个提婆达多是佛生生世世的老师。逆行菩萨,八地以上才有资格来做。你知道他是谁啊?千万不能错用了心。所以这个「知足」就涉及到我们怎样修忍辱的问题。你始终坚信这个世界上没有白吃的苦,没有白吃的亏。能吃苦、能吃亏方为志士,方为贤人,吃不得亏、吃不得苦的人,心量很浅,他经不起一点点风浪,这种人不能成就。

能修普贤之行:这个之行(xíng)、之行(hèng),有些同修很执著,是到底念行(xíng)还是念行(hèng)?大乘法「依义不依语」,你把它读什么都行。所以,读(hèng)、读(xíng)、读(chéng)、读(dà)都没有关系,明白吗?你随便给它接一个音,你不读都没有关系,跟咒文不一样。咒文是「依音不依义」,经文是「依义不依语」,把道理搞明白就行。那「普贤之行」集中体现为十大愿王。

普贤,若如来灭后,后五百岁,若有人见受持读诵法华经者,应作是念:此人不久当诣道场,破诸魔众,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转法轮,击法鼓,吹法螺,雨法雨,当坐天人大众中师子法座上。

佛又提出「后五百岁」。五个五百年,不提一、二,也不提三、四,偏偏盯着这个「后五百岁」,这是什么意思?在《楞严经》反复强调末法时代又是什么意思?不提正法,不提像法,偏偏咬住末法,值得我们深思啊!因为并不是我们这一代人才读《法华经》。第一个五百、第二个五百、第三个五百、第四个五百是不是都有人在读《法华经》啊?当然没有形成气氛而已啊,以佛的智慧他知道过去、现在、未来,是不是都在当下一念啊?那么我们想佛在两千五百年之前讲这个《法华经》的时候,他有没有看到我们今天在这里讲《法华经》啊?如果看不到的话他不能算佛。我告诉你,连*都能看到两千、几千年以后的事,*神都能看到。不要说两千五百年,二十五亿年以后佛都知道,第六尊佛、第九百尊佛、第一千尊佛怎么出世弘法佛统统都知道。这点事情算什么事情啊?

过去讲这个五百年的时候没有感触、没有这么深,因为想起了自己发了这个大心、肩上有这个担子,越读越觉得这里面大有文章。五个五百年,他偏偏只提我们现在,正法、像法、末法,他偏偏只提末法,而且是翻来覆去地提。佛也提,通过菩萨的嘴巴也在提。就跟那个镜头一样,就对准了我们现在,是不是?镜头对准了我们现在啊!我们肩上担子有多重?任重道远,我们要发大心。

若有人见受持读诵法华经者:读诵受持《法华经》不是哪一个人,是指我们整个法华道场。你能够认真受持《法华经》的人「应作是念」。这个「应」既是应该,也是道交感应,也是「如是」。

此人不久当诣道场:「当」是正当名分,「诣」就是到。「道场」,广义来讲,时时事事处处皆是「道场」;狭义讲特指成圆满之佛教化众生。「不久」,在〈法师品〉讲,就跟打井看见了湿泥巴一样,快有水了,以此比喻开始受持《法华经》的人,成佛已经指日可待。你即使一亿年、一百万亿年、一万万亿年是不是都是「不久」啊?因为我们从无始劫走到现在没有数字可计;当有了一个数字,哪怕是一千万万亿亿亿年,都是「不久」,都是指日可待。所以这个「不久」啊,长则几万亿亿亿亿年,短则几百亿年、几千年、几百年、几个月、几天、乃至当下。这个伸缩性是不是很大呀?当下。「如来藏」心地法门不可思议!只看你发心。从一秒钟到无量百千万亿大劫,只要有个数字都叫「不久」。相反地来讲,那些不能受持《法华经》的人,免开尊口,无从说起,不能用大概、可能、也许、差不多等这些糊里糊涂的话,那都是糊弄。他还没有入门啊!他还在门外啊!

破诸魔众:广义而言,我们的「心魔、外魔」,周围的种种的障碍都叫「魔众」;狭义而言,特指在成佛前,破除「生相无明」之前,这个时候已经是等觉位菩萨,这是我们的主考官波旬魔王特种菩萨,给我们出考试卷,看你能不能过这个关。先叫魔女去勾引媚惑,然后魔兵魔将去舞刀弄枪,最后魔王亲自出马诱导,看你信心坚定不坚定,三关通过你成佛。这里的「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是得圆满菩提,归无所得。

转法轮、击法鼓、吹法螺、雨法雨:在〈序品〉已讲,这完全是成就究竟圆满之佛的气氛。「转法轮」,我们今天在这里是不是「转法轮」呐?把一个道理搞明白,破除我们的一个邪知见,就跟轮子一样把这个地压平了,把这个心转成了平等心、柔顺心。「击法鼓」是表示一种气氛和威力,一听到打鼓的声音,浑身是不是每个细胞都在张开了?「吹法螺」是叫我们勇猛精进,像吹冲锋号一样。一吹号,要与我们自己的烦恼习气作战。「雨法雨」就是甘露雨,滋润我们各种真善美功德,不断地提升。

当坐天人大众中师子法座上:这就是佛示现庄严相,接受人天请法,我们不可以倒果为因。许多人说诸佛都是盘腿坐在那儿成佛的——那是佛呆子。成佛以后盘腿示现庄严相,而并不是说盘腿能够成佛。成佛一定要在众生中成就,在教化众生中你才能成佛。自利利他,这是菩萨之道。你坐在那里干什么?一个人打瞌睡你能成佛?

普贤,若于后世,受持读诵是经典者,是人不复贪著衣服、卧具、饮食、资生之物,所愿不虚,亦于现世得其福报。

以此来检点一下我们的心态。受持《法华经》的人再也不会为吃啊、住啊、穿呐去搞买卖赚钱,他不会打这些闲心思。连这个东西都是假的,何况身外之物。整个尽虚空遍法界都是我们一念所变现,我们要成就这样的大福报,怎么可能再为名闻利养去煞费苦心啊?

所愿不虚:这个「所愿」就是成佛。能够做到于一切名闻利养而不贪著,他发愿要成佛,绝对不会虚过一场,而他自己也知道他就能成佛,而且已经成了「分真即佛」。

亦于现世得其福报:他首先解除了对死亡的恐惧,解除了对「名闻利养」的执著,人到无求品自高。并不是说读了《法华经》,当了国家主席、国防部长,所以「现世福报」。当下感到自在快乐,你即使流浪街头都感觉自在快乐,要这样来检验自己。受到别人的诽谤、轻慢、中伤,你仍然感到快乐,因为帮你消了业障,因为成就了你的忍辱功德。

若有人轻毁之言:汝狂人耳,空作是行,终无所获。如是罪报,当世世无眼。若有供养赞叹之者,当于今世得现果报。若复见受持是经者,出其过恶,若实,若不实,此人现世得白癞病;若轻笑之者,当世世牙齿踈缺,丑唇、平鼻,手脚缭戾,眼目角睐,身体臭秽,恶疮、脓血、水腹、短气、诸恶重病。

如果对受持《法华经》的人信口开河:「哎呀,那是菩萨修行的法门,你有什么资格去受持?」小心你的果报!此人世世无眼。这还比不上在前面《譬喻品》那破口大骂,是不是?在弘扬《法华经》的道场,同修要互相尊重呐!

若有供养赞叹之者,当于今世得现果报:恭敬、供养受持《法华经》的人,你今生今世就能得到实惠,要么得财产的果报,要么得健康长寿的果报,要么得开智慧的果报。

若复见受持是经者,出其过恶,若实,若不实,此人现世得白癞病:「白癞病」是什么病?是麻风病,是红斑狼疮,很难看好的。特别讲了一点,对受持《法华经》的人,你讲他的过错,「若实若不实」,是不是有点欺人太甚啊?他就是真有这个过错也由不得你讲,你讲了你都要得现世报,何况不一定是你所认为的那样。菩萨教化众生可以用各种办法,你没有办法猜测人家的心态。所以明白这个道理,你宁可把自己舌头咬破了,都不要讲受持《法华经》人的坏话。是不是这个道理啊?你不管他是不是,你就是不能讲。

即使破戒比丘,他戒坏见不坏。他再坏,他讲的这个《法华经》没有错,你指责他的过错,必然使许多人——因为许多人是「依人不依法」,可能你就因此葬送了许多人的法身慧命!更何况你讲的那些东西到底是不是真的,都不一定。就是真的,你都不能讲,你知道他是谁呀?在我们这个道场,讲白了,没有哪一个是专门来搞破坏的,无非是在某些问题上看法不一样,互相有误解而已。这点很重要啊!有些同修一再地拒绝师父的良苦用心。所以佛在这是不是把话讲绝了?他有问题他受果报,与你无关,你只管把他往好处想。

若轻笑之者:前面是讲他的坏话,这里是轻贱他。

当世世牙齿踈缺:生生世世你的牙齿都不齐全,乱七八糟、破破烂烂的。丑唇、平鼻:五官不端正,这个嘴唇要么就大,要么就薄,要么就豁,要么就下唇长、上唇短,这都是过去世中的业障。

手脚缭戾:小儿麻痹症还有中风的人,样子很苦恼的,走路也是磕磕绊绊的。所以我们要抓住今生有利的条件好好修行,要不然你生生世世的苦恼苦不堪言呐!你知道来世会怎么样?现世那些人是不是很可怜?而且这些人还没有这个福报来听经闻法。对六根齐全、五官端正的人身,要懂得珍惜。要想生生世世五官六根更加完美,你要好好受持正法,依报随着正报转。要不然你怎么装都是假的,除非你专门去演戏培训。但那也是的,有人演戏演好人,他就变成好人了。我们比演戏要快,你只要把心态调整了,变成自性流露,比那种演出来的美还要美,还要真实。

眼目角睐:对眼,还有的人斜眼。看到这些人,你不要轻慢他。他自尊心特别强,你稍微有点不恭敬他,他对你耿耿于怀,就是一个冤亲债主。修行人就是为了让别人快乐,特别是对有缺陷的人,别人不恭敬他,我们要尊敬他,你就把他度过来了。你戏弄人家的短处,这就很麻烦。

身体臭秽:这一定是穷光蛋,洗澡都洗不起,换衣服都换不起。恶疮、脓血:身上长疮,流脓流血,这都是业障病。同样生活在一个空间,同样的饮食,有些人他怎么样调理都调理不好。水腹、短气:有腹水啊。诸恶重病:有些大病、重病都是过去世的业障所致,这个时候我们更要生惭愧心,调整心态。

是故普贤,若见受持是经典者,当起远迎,当如敬佛。

远远看到你就要生欢喜心。就是跟你天涯相隔,你都要生欢喜心、生思念心,这是你的功德福报。

当如敬佛:对于受持《法华经》的人,互相恭敬如佛,这是讲所有受持《法华经》的同修。有些同修过去皈依了某某师父,现在仍然要恭敬他们为师父,但是心里要变化,你要去度他,不要被他的境界所转。

说是普贤劝发品时,恒河沙等无量无边菩萨得百千万亿旋陀罗尼,三千大千世界微尘等诸菩萨具普贤道。

《法华经》就是这么妙,每讲一品都有人当场证果。「时」,说了这一品时。这一品如果按照佛当年讲法的速度,半个小时完了。我们现在要解释啊!佛当年这么讲就是解释。

恒河沙等无量无边菩萨得百千万亿旋陀罗尼:前面解释了,就是「道种智、差别智」。这都是证道位的功德。那么这里「三千大千世界微尘等诸菩萨具普贤道」,能把普贤菩萨十大愿王修行得圆满具足,被判为十地菩萨。

那么前面「得百千万亿旋陀罗尼」,这是行位以上的菩萨。菩萨从空出有大行菩萨道,修证法界差别智,这是行位以上的菩萨。厉害不厉害?修行人没有离开讲经堂啊,听佛讲半个小时的一品经,当下成就行位菩萨、十地菩萨的功德。有些人真是敢想敢说:「哦,这些菩萨呀,他是菩萨来示现的。」言外之意,他本来就是十地菩萨,来装个样子,说通过听经半个小时证到十地菩萨。这种讲法真是可怕呀!你怎么这样看待《法华经》,看待佛啊?你这不是讲佛在戏弄我们?你不是糊弄我们?可不能这样想啊!还有的人讲:「哦,佛讲这个经可以嘛,你后来凡夫讲这个经怎么可以啊?」这又是在诽谤佛法。佛讲的是「依法不依人」,只看是什么法,不管谁讲。

佛说是经时,普贤等诸菩萨,舍利弗等诸声闻,及诸天龙人非人等,一切大会,皆大欢喜,受持佛语,作礼而去。

皆大欢喜,是解脱成就之法喜。

受持佛语,作礼而去:「作礼而去」干什么?教化众生,从此以这个法,如普贤菩萨讲,广令流布,使不断绝。在每一片国土,每一个道场,每一个寺庙都必须流通《法华经》,否则不能叫「广」。使不断绝:时时、年复一年,就跟接力赛跑一样的,就是这一本《法华经》传世。当然其它经典能不能传世啊?也能。但是必须把「如是我闻」讲出《法华经》的法味。《法华经》《楞严经》就是讲一句「如是我闻」。

往期精彩回顾

专题开示

依止上印下广法师的条件

专题开示

上印下广法师自序

专题开示

上印下广法师宿王戏月光三昧开示

专题开示

上印下广法师观世音菩萨真实义开示

专题开示

上印下广法师《清明祭文》

专题开示

上印下广法师用佛学凝聚和谐正能量

专题开示

上印下广法师详解一心三藏

专题开示

上印下广法师开经偈释义

专题开示

上印下广法师用佛学凝聚和谐正能量

专题开示

上印下广法师佛法命脉·如来藏

专题开示

上印下广法师《菩提论》

专题开示

如是我闻真实义(第五次修订版)

专题开示

过五关度六将证菩提(第五次修订版)

专题开示

上印下广法师专访系列合集

慈悲法语

传递正能量合集

慈悲法语

生命之秘合集

灌顶章句

《楞严经》字开示(视文-上)

灌顶章句

《楞严经》字开示(视文-下)

灌顶章句

《楞严经》一切众生轮回的根本

灌顶章句

《楞严经》业果相续之因缘

灌顶章句

《楞严经》精华——字偈颂

醍醐妙法

《法华经》什么叫「开悟」?

醍醐妙法

《法华经》怎样才叫「万法平等」?

醍醐妙法

《法华经》如何检验自己的境界?

醍醐妙法

《法华经》你已经成佛但自己不知道

醍醐妙法

《法华经》成为大法师的十种条件

醍醐妙法

《法华经》受持一句《法华经》的功德

醍醐妙法

《法华经》无量的分身佛从何而来有

讲记合集

《心经》讲记视文全集

讲记合集

《阿弥陀经》讲记视文全集

讲记合集

《妙法莲华经》讲记视文全集

回向偈

愿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

上报四重恩,下济三途苦。

若有见闻者,悉发菩提心。

尽此一报身,同生极乐国。

扫描

1
查看完整版本: 法华经普贤菩萨劝发品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