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5月1日的南京,风和日丽,阳光明媚。
这一天上午,刘伯承将*特地换了一套崭新的*装,走进了自己一手建立的南京*事学院的一间教室里。
堪称新中国一流*事家、*事理论家和*事教育家的刘伯承将*,并非是去给学员们讲课,而是见证一对年轻人的的新婚茶话会:新郎是叫武效贤,新娘叫杜念沪。
作为新中国第一所综合性的陆*大学,南京*事学院里*师团干部云集,刘伯承将*特地参加一名学员和普通教员的婚礼,可见武效贤和杜念沪的不一般。
杜念沪和武效贤的结婚照
刘伯承认识武效贤,还是源于改变了解放战争战争进程的“王克勤运动”。
年10月,刘伯承指挥的2野第6纵18旅52团1营1连在徐庄阻击战中,班长王克勤带领机枪班,团结互助,灵活转移阵地,歼敌名,而自己却无一人伤亡。
战斗后,这个机枪班荣立集体一等功,王克勤也被破格提拔为排长,其开创的“三大互助”带兵方法引起了极大的轰动,这一年的12月10日,中共中央机关报延安《解放日报》发表社论,号召全*《普遍开展王克勤运动》。
王克勤带兵方法的精髓是“在家靠父母,革命靠互助”,“三大互助”是在思想、技术、体力互助。
这些都是王克勤的原话,而改造和培养、发现和宣传王克勤“三大互助”带兵方法的,则是当时的1营教导员武效贤。
上世纪50年代“中国人民解放*三十年”征文活动中,武效贤撰写了一篇《觉醒的战士王克勤》,入选了毛泽东生前唯一题写书名的传世巨著——《星火燎原》。
王克勤原是国民*30*27师79团8连的一名“大头兵”,年10月在邯郸战役被俘虏后,补入中原野战*6纵队18旅52团1营1连。在《觉醒的战士王克勤》里,武效贤详细记述了改造“大头兵”王克勤的过程。
王克勤运动照片
一次,武效贤主持的研究部队思想情况的干部会上,1连指导员王玉琨汇报说:
说到王克勤“最难改造”,指导员王玉琨又讲了一件事:
会后,武效贤通过外围掌握了王克勤的基本情况:
心中有数的武效贤,独自去了王克勤的驻地。当时,王克勤用白毛巾蒙着眼睛拆装一挺刚缴获的苏式机枪。攀谈中,王克勤感觉自己“大材小用”,不无抱怨地告诉武效贤:
武效贤当即说:“你不是有‘机枪圣手’嘛,那好,你去机枪班当机枪手。”
出门后,武效贤又交待连长陈凤祥、指导员王玉琨和排长李延:“王克勤穷苦出身,你们多找他拉家常。”
当了机枪手的王克勤,虽然感到部队对自己的信任,但思想上并没有真正的转变。影响王克勤言行举止的依旧是旧*队通行的价值观——有钱有势才有面子,吃苦受穷那叫“丢人”,至于为什么,那是“天命”。
不久,国民*被迫与共产*签订了年1月13日生效的停战协议,6纵奉命在河南安阳一带开展*治整训,并开展了轰轰烈烈的诉苦运动。
武效贤发现彻底改造王克勤的时机到了,于是私下交待1连的干部:“王克勤出身很苦,动员他登台诉苦,感动别人的同时,也能净化他自己。”
1连的诉苦大会开始后,可依旧死要面子的王克勤却说:
“我没有苦。”
而许多人争先诉苦哭后,刚开始还不以为然的王克勤,不一会儿眼圈儿也红了。当副连长*建庭诉说父亲被地主逼死,母亲领他四处讨饭时,想到自己苦难经历的王克勤禁不住双手抱头痛哭起来。
开完会,依旧沉浸在痛苦的王克勤,倒在铺上蒙头大睡。这时,同样穷苦出身的副连长*建庭过来看他,见此情况便叮嘱班长:
“让他睡吧,他有深仇大恨,你还看不出来?”
听到这话,王克勤突然跳起来扑到*建庭怀里,放声大哭:
“副连长,我和你一样,有苦啊!明天让我讲,不讲我吃不下饭!”
第二天1连的诉苦大会上,王克勤整整讲了2个小时。从此以后,王克勤像变了一个人,开始主动接近班长,亲近*员,还提出入*申请。一次,他主动找到指导员王玉琨交心说:
“我在国民**队时间长,那是个臭水坑,我还有许多缺点,个性犟,今后一定好好改。”
诉苦运动的第一个战役是年9月的兰封战役。在这期间的大杨湖战斗中,王克勤表现突出,战斗一结束,武效贤连忙找到了王克勤,准备好好鼓励一番。可一见面,王克勤紧紧抓住武效贤的手哭了:
“教导员,我对不起你,对不起连长、指导员,对不起排长。诉苦以后,我懂了谁是仇人,谁是亲人。可是这次打仗以前,我还在胡思乱想。反动派说共*打仗,全让俘虏挡头阵。今天,我才看清,他们全是造谣。枪一响,班长、排长、连长、指导员都领头冲,我看了心都跳。照这样,咱怎么会打败仗?!”
武效贤紧紧握着王克勤的手,尽管没说一句话,但他心里清楚:王克勤已经彻底转变了。
解放战争时期的武效贤
这年9月,王克勤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提升为班长后,接着开创了“三大互助”活动。
一次急行*,武效贤看见王克勤的肩上除了机枪外,又加了两个背包、一支步枪和一条干粮袋。武效贤心疼地说:“王克勤,你团结互助的精神很好,可不要把自己累垮哟!”
王克勤憨直地笑笑说:
“教导员,你就放心吧,给我一门山炮,我也驮得动。”
见全班战士哈哈大笑,王克勤十分认真地说:
“不信,下次战斗你们谁夺一门山炮来,我准驮给你们看看!”
一个月后的徐庄阻击战中,机枪班歼敌名,而自己却无一人伤亡,战果远远超过了夺回10门山炮。
年6月30日,我晋冀鲁豫野战*强渡*河发起鲁西南战役,揭开了人民解放*战略进攻的序幕。7月10日,刘伯承命令6纵进攻定陶县城,王克勤率领全排奋勇登城,身负重伤后仍坚持指挥战斗,但因流血过多,英勇牺牲,当时年仅27岁。
这次战斗,6纵创下了消灭敌人一个旅的战斗记录,而司令员刘伯承却高兴不起来:“蒋介石一个旅也换不来我一个王克勤!”
在《觉醒的战士王克勤》之前,刘伯承早已读过武效贤经手的“三大互助”法,所以他一念及王克勤,自然就想起了武效贤,而看到了武效贤,也就想起了自己最心爱的战士王克勤。
武效贤和杜念沪婚礼两个月后的7月,为期两年的*事学院首届学员即将毕业。这时,刘伯承将*接到了当年部下—— 3兵团代司令员王近山的急电:武效贤立即回老部队。
刘伯承将*派人找来武效贤:“老部队要你去朝鲜。”
武效贤一听说回老部队,又是去朝鲜打仗,心里一阵高兴:“首长,何时出发?”
刘伯承将*道:“越快越好,部队急缺干部,可你是新婚燕尔呢!”
华东**大学时期的杜念沪
武效贤不但自己雷厉风行,而且还带上了新婚妻子杜念沪,这让刘伯承将*十分感动。
当时,*事学院的名排级以上干部,刘伯承将*不可能一一熟记,但由他审定批准的39名教员却是烂熟于心,尤其是女教务干事兼教员杜念沪。
杜念沪出身于名门闺秀,毕业于金陵女子大学毕业于中国第一所女子大学——金陵女子大学,父亲曾是国民*时期浙江省民*厅将官厅长,早在人民解放*占领南京后,便秘密组织筹备浙江起义,杭州解放没费一枪一弹,厅长的父亲功不可没,杜念沪也冒着生命危险做了大量幕后工作。
年5月3日,杭州和平解放,杜念沪立即参加了人民解放*,并考上了华东**大学,以优异的成绩毕业后,先是给二总队的总队长谢振华当秘书,并参加了组建人民解放*南京*事学院的筹备工作。年10月,南京*事学院正式成立,杜念沪被任命为教务干事兼教员。
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杜念沪没有一丝的犹豫,收拾好简单的背包,跟随武效贤一起奔赴了炮火连天的朝鲜战场。
自南京下关火车站出发,两人*列进入了朝鲜边境。报到后,三兵团部任命武效贤为12*团团长,接替牺牲了的宋崇魁团长。同时,任命杜念沪为团干部股干事。
武效贤到达团驻地不久,上甘岭战役就爆发了。
开国上校武效贤
年10月14日,为了改善金化以北单纯防御而导致伤亡惨重的局势,美*发起了一次小规模的攻势——"摊牌行动"。
美*驻韩司令范弗里特亲自圈定了攻击目标——金城东北约5公里的五圣山.7和.7高地。
早在年4月, 司令员兼*委彭德怀临回国前,将总预备队第15*调往中部战线,接替26*防御五圣山、斗流峰和西方山一线,并叮嘱前来参加*以上干部会议的15**长秦基伟:
“五圣山是朝鲜中部的关键,失去了五圣山,我们就将在公里范围将无险可守。谁丢了五圣山,谁就要对朝鲜对历史负责!”
五圣山海拔1.7米,位于朝鲜中部平康东南约19公里,金化以北约5公里处,如果说南面山脚下的5个高地犹如张开的五指,那么.9和.7高地则是其中的拇指和食指。
五圣山西侧是斗流峰和西方山,三山如唇齿相依,形成天然防线。如果斗流峰、西方山失守,五圣山就会陷入三面受敌的险境,而若五圣山失守,那么斗流峰、西方山就失去依托,整个中部战线便有全线崩溃的危险。
西方山的西面是宽达8公里的平康谷地,几乎一马平川,如同群山环抱中的天然走廊,从汉城到元山的铁路、公路东西横贯其间。说五圣山、斗流峰和西方山一线,系 战争与新中国命运于一身,半点也不过分。
秦基伟返回15*后,立即亲临五圣山、斗流峰和西方山,将正面宽约30公里、纵深约20公里总面积达平方公里的防区侦察了一个来回后,判断美*一旦进攻,将会避开地势险要的五圣山,而选择便于机械化运动的平康谷地,于是做出了一下部署:
*头号主力师44师并29师87团,共4个步兵团、7个炮兵营和1个坦克团为右翼,一律采取后三角配置,成L形部署于平康谷地东侧,与38*防区相接;45师3个步兵团和2个炮兵营凭五圣山之险,防守左翼;29师2个团为预备队。
45师闻令而动,在.9高地部署了一个加强连,在.7高地部署了1个连,并立即开挖坑道。而上甘岭就位于两个高地后面山洼里,是一个只有十来户人家的小村庄。
到了9月份,几经小规模的战斗后,.7和.7高地南山被美*占领,北山则在15*45师手中,中美*队相隔码对峙,而这两个前出的高地,恰好卡住了意图北进美*的咽喉。
范弗里特吩咐美7师师长史密斯:“假如能把中国*队驱逐出这些山头,他们将不得不后撤到码远的另一个防守阵地。”
范弗里特十分乐观地说:“行动将进行6天,大概会造成人左右的伤亡。”
美7师下属"北极熊"、"矛头"、"水牛"3个"王牌团",享有"滴漏器师"的称号,虽然 战役中31团被 27*全歼,但"矛头"、"水牛”两个团几乎完好无损,况且"北极熊"团早已重建。
即便如此,新任师长史密斯仍不放心地问:“7师将得到什么样的火力支援?”
范弗里特回答道:“”18个炮兵营门榴弹炮,50辆坦克,50架战斗机和轰炸机。”
史密斯一听,这才命令部队放开打,信誓旦旦要6天之内拿下.7高地。
岂不知,这一打就是整整43个昼夜。
上甘岭地图
10月14日凌晨4时,美*以门火炮、50辆坦克、50架飞机对15*30公里防御正面开始火力准备,其中对.7高地的火力尤其猛烈,门火炮和40架飞机,火力密度高达每秒落弹六发。
如此猛烈的炮火,导致坑道上下左右剧烈跳动, 45师的守备战士不少人牙齿磕破了舌头、嘴唇,一名17岁的战士竟被活活震死。
猛然的炮火惊醒了4公里外真莱洞的45师师长崔建功。当时,师*委聂济峰正在三兵团*治部学习,副师长唐万成则下了基层部队,参谋长崔星回国参加国庆观礼还没回来。
崔建功一摸电话才发现,师里与前线部队的联系完全中断。崔建功急忙命令师侦察连去前线了解情况,第一批人还在半路上全部牺牲,第二批两名战士几经周折终于到达了.9高地的5号阵地。
此时,5号阵地只剩下了一名战士,而美*正蜂拥而来,两名侦察连的战士,不等回去报告立即开枪射击。同时,其它阵地剩余的战士,也跑出坑道开始了反击。直到这一天的*昏,师长崔建功才掌握了一线阵地的具体情况。
14日第一天的战斗中,美韩联*共投入了7个步兵,门火炮消耗炮弹30余万发,40架飞机投下余颗航空炸弹,将两个总面积仅3.7平方公里的高地整整削去了2米,来不及散去的硝烟完全遮蔽了太阳。
而 15*45师除了阵地上6个排的步兵,支援火力只有3门毫米榴弹炮、6门75毫米山炮,以及6门90毫米加农炮和12门迫击炮,几乎是纯步兵作战,而且由于美*的炮火封锁与后方联系中断。即便如此,视死如归的战士们,浴血奋战,以伤亡人的代价,毙伤美韩联余人,并通过夜间反击夺回了白天丢失的阵地。
15日,又是一整天的残酷恶战,日落时分,美7师终于拿下了.9高地西北山梁上的6号、5号、4号、0号阵地和主峰,韩*第2师也占领了.7高地大部分阵地。
此时,秦基伟已经判明了美*的主攻方向——上甘岭的.9和.7高地。但他始终对平康谷地放心不下,他认为狡猾的范佛里特极有可能还有一手,当15*调动防御西线的44师后,美*将利用强大的机动能力,迅速撤出在五圣山的部队,再迅速投入平康谷地,这样以来五圣山将无险可守。
又想起彭老总回国时的提醒,秦基伟下定了决心:五圣山方向无论多么困难,防御平康谷地44师一兵一卒也不能动。
“宁攻三个山头,不守一个钟头。”这是 上至*师团,下到营连排,层层总结出来的战斗顺口溜,可见被动防守的艰难程度。
上甘岭的枪炮声,惊动了 3兵团的代司令员王近山。王近山何许人也,我*战将中有名的“王疯子”。
抗战和解放战争年代,王近山7次负伤,其中4次重伤,是刘伯承、邓小平、徐向前十分倚重的一名战将,其“烧铺草”(烧铺草是地方丧葬习俗,人去世后将其生前卧睡过的草席烧掉,这里至视死如归)精神全*闻名,就连毛泽东也称赞他:“这个’王疯子‘,疯得有水平呢。”
10月21日,表面阵地争夺战结束后,王近山亲自调整了部署:45师全力争夺.9和.7高地,坚决确保坑道;29师接替45师除了这两个高地外的所有防务,另将12*31师91团归15*指挥。
到了10月25日,王近山判名上甘岭战斗已发展成了战役规模,鉴于15*连日作战消耗很大,纵深守备兵力空虚,于是急令金城阻击战后的12*取消休整,南下五圣山以北,作为战役预备队,随时投入战斗。
到了11月2日,英勇顽强的15*45师连级干部伤亡65%以上,排级干部伤亡89%,班长副班长全部伤亡。王近山急令自己一手带出来的老部队12*,杀马靠前,接替上甘岭.9和.7高地。得知12*副*长李德生带领31师赶到了战区,已经几天几夜没睡觉的王近山对兵团副*委杜义德说:“李德生上去了,我就放心了。我们可以睡个觉了。”
此时,.9高地大部被美*占领,.7高地也只有几个阵地还在15*手里。李德生当即命令31师91团:“立即反击.9高地。”
太行山抗战时期,91团是朱德总司令的警卫团,五次战役后撤长达90公里,断粮7天的91团不仅从美*包围圈中夺路突围,而且未丢一名伤员,未少一枪一炮,还带回来一百多名俘虏。
11月2日当夜,91团反击.9高地后,团长李长生将9个步兵连采取“车轮战”,一个连不管伤亡如何,打满一天立即撤下休整,而连长则留下来,作为后一个连长的顾问。
91团不愧为12*精锐的精锐,9个连只动用5个连打了5天5夜,美7师就撑不住了,只好停止了进攻。
而.7高地反击难度之大,却远远超出李德生的预料。11日晚,李德生下令5日晚占领.7高地始发阵地的92团发起反击作战,然而仅仅3天,92团的兵力已经告罄。不得已,李德生急令93团2营和3营继续攻击。。
3天打掉了一个主力团,93团的2个营还不知道能坚持多久,这让身经百战的王近山和李德生十分震惊。
王近山拿出了3兵团最后的杀手锏:“让武效贤34师团上。”
此时,3兵团在一线能动用的战斗部队仅剩下了34师团。
武效贤火速赶到了兵团指挥部,王近山直接命令道:“团要在上甘岭打到底,收摊子!”
武效贤回答说:“司令员,我明白团肩上的担子。”
15日*昏,武效贤赶到了12*前线指挥所,李德生的话和王近山如出一辙:“12*上去4个团了,团上去后,就不让别的部队上了。”
还没等武效贤表态,李德生继续说:“给你交个底,这一仗的烂摊子,你团负责最后收拾。收得了要收,收不了也要收。”
什么叫责任?什么叫担子?来到朝鲜战场的武效贤,这时才真正的明白过来。
“誓死完成任务!”武效贤对李德生只提了一个要求:“团要变个打法,到了战场再定。”
李德生同意后,武效贤返回团驻地,和团*委一番组织动员,部队就要奔赴战场。
此时,杜念沪已经怀孕。武效唯一牵挂的是妻子肚子里的孩子,而自己要上阵地了,这也许就是生死离别。
武效贤安慰杜念沪:“如果我牺牲了,组织上会送你到北京人民大学学习,你要好好学习,把我们的孩子抚养成人。”
那个特定环境下,“上人民大学”,成了团以上指挥员与妻子生死诀别的代名词。
无情未必真豪杰,怜子如何不丈夫!历经过数不清的战斗,南征北战的武效贤还从来没有经历过这样剧烈的情感跌宕和牵挂。
片刻的沉默后,杜念沪竟脱口而出:“我也上前线。”
按照 总部的规定,女兵一律不能上前线。武效贤劝道:“你留在后方,这是纪律。”
杜念沪吐了几口酸水,坚持道:“前线不让女兵上,可我是干部啊。你是团长,但不也是一名干部嘛,你到哪,我就到哪,就算牺牲我们也要牺牲在一起。”
*情紧急,时间紧迫。武效贤带上依旧吐着酸水的杜念沪,连夜朝上甘岭奔去。
17日下午傍晚,团赶到了上甘岭村附近。
杜念沪(前左)和武效贤(后中)与战友
尽管武效贤久经硬仗、恶仗,但当他带领3营摸黑潜入阵地时,还是大吃一惊:只见断臂残肢狼藉遍地,初来乍到的战士们无不毛发悚然,.7高地北山,依旧硝烟滚滚,人影晃动,93团的战士们还在与美*鏖战。
此前,12*接替15*后,李德生根据以前的战况调整了战术:“兵力配置,前轻后重;火力配置,前重后轻。”(这个打法的首创是一次战役*草岭阻击战的42*师)。
武效贤开设指挥所后,经过一番侦察和兄弟部队交流,进一步细化了“兵力配置前轻后重,火力配置前重后轻”的战术:“小,近,快,狠。”
“小”:兵力要小,多数人在坑道里,少数人坚持表面阵地,用添油的办法,一人、一组地上阵地,以少胜多。
“近”:和敌人打近战,把敌人放在距40米、30米时再打,不打便罢,一开枪不虚发,把敌人打倒,不浪费弹药。
“快”:防御反击要快,要快打快收,即出坑道要快,打击敌人要快,收回部队要快。
“狠”:狠狠打击敌人,往死处打,打歼灭战,将敌人歼灭在阵地前,绝不放过一个射击范围内的敌人。
然而,团战斗的惨烈和残酷,与之前的15*45师和12*92团相比,有过之而无不及。
17日晚,团正式接下了.7高地北山的争夺与巩固阵地任务。
18日,3营8连打光。
19日,3营7连打光。
20日,3营最后一个连——9连又打光了。
教导员鲁亚里见打仗啊嗷嗷叫的3营几乎全部伤亡,只剩下营长权银刚和自己两个“光杆司令”,躲在一边不禁放声大哭起来。
此时,1营1连也向.7高地的2、3、7、8、9号阵地发起了反击。
经过20分钟的激烈战斗,虽然拿下了全部阵地,但指导员陈大章牺牲,正副连长身负重伤,连续打退敌人两次反击后,3名排长也负伤下了阵地。尤其是2号阵地,打得只剩下新战士李小民和冯希孔。子弹打光了,两人就去牺牲的战士身上收集弹药。
冯希孔收集弹药时,遇到负重伤的副连长,想把他背下去,却被副连长拒绝了:“我是副连长,我不能下阵地,一定要守住阵地。”
等打退了敌人的又一次反击,战士李小明也光荣牺牲,冯希孔与副连长一直坚持到2连、3连和机枪连一部上来,才下了阵地。
这些详细情况,具体负责伤亡统计的杜念沪,比任何人都清楚。这天晚上,.7高地上一夜枪响,第一次上战场的杜念沪也几乎流了一夜的眼泪。
十分单纯的杜念沪心想,英勇的战士牺牲了,说什么也得运下阵地啊,她好照着战士们的的“光荣布”(记录战士信息的布条)登记造册,写革命*人阵亡牺牲通知书。
21日,听说团*治部干事宁体元要带队去运送给养,杜念沪跟着冲过封锁区,来到了离阵地只有米的团指挥所。
此时,武效贤带着火气刚从.7高地下来,猛然发现杜念沪后,张口就是一顿臭骂:“你上来干什么?这里是战场,不是儿戏!你上来干什么?”
杜念沪小心翼翼地说:“我想知道统计表上牺牲的战友为什么沒有全运下去?”
武效贤将杜念沪拉到坑道口,指着前方的阵地说:“好,我让你看看阵地,你看看,那些牺牲的战友现在能运下去吗?啊!”
透过眼镜里的硝烟,杜念沪依稀看到,阵地像被推土机反复耕耘过一样,黑秃秃一片,与四周的厚厚的积雪形成了十分鲜明的对比,而那黑色松土上,满是焦黑残缺的战士躯体和破损的枪支碎片。
顿时,杜念沪哽咽得说不出话来。
武效贤沉重地说:“那些牺牲战士的鲜血与躯体,已经浇筑在了阵地上,成了我们组成血肉阵地的一部分,我们如何将他们全带回来?这是战争,不是儿戏!”
杜念沪还想说些什么,武效贤突然大声喊道:“回去,你给我回去,你肚子里的孩子,不光是我武效贤孩子,也是我团的后代。懂吗?”
这时,送完给养的宁体元走了进来,杜念沪只好流着眼泪离开了指挥所。
武效贤知道,杜念沪是自己的夫人,又是团干部股的,一般人的话她不会听,随即吩咐警卫员:“你下阵地,代表我去看住这个杜念沪。”
杜念沪离开后,武效贤这才有心思考虑起作战来:又是一个3天,团也打光了一个营,另加1个连,照这个打法,团怎么收摊子!
武效贤在上甘岭
这时,2营的先头连已经奉命接替了阵地,2营长翟宽荣也赶到了指挥所。武效贤带上翟宽荣,又上了.7高地,并将3营长权银刚留下,一起研究改良作战的方法。
武效贤朝权银刚和2营长翟宽荣说:“我们必须进一步改变战法,否则,这个摊子我们收不了。”
一番冥思苦想,几个人终于想出了新的战法:
“深挖”:每个连要有一条主坑道,3到5条支撑点式的坑道,以及若干马蹄坑道和猫儿洞,有效躲避敌人的炮弹。
“广屯”:在山脚下两个完好的坑洞,屯兵一个连,快速支援山顶战斗。
“近补”:山脚到山顶有米,战士多半伤亡在这里,每隔50米挖一个防炮洞,在距山顶20米处,再挖一个屯兵一个排的坑道,便于战士跳跃运动,主阵地伤亡几个,立即补充几个。
“集中”:改变分兵把口、处处摆兵的僵硬战法,集中兵力固守可以控制高地的2、6号阵地,其它次要阵地,白天用炮火控制,晚上用小部队反击。
这几招果然奏效,不仅保障了通信联络和生活供给,战士们情绪高涨,仗越打越灵活,轮换休息时,谁也不愿意下阵地。
后方的人,第一个感觉到武效贤改变战法效果的是杜念沪,因为从21日这一天起,每天收到的牺牲名单越来越少,有那么几天是零牺牲。杜念沪这才深深地松了一口气。
然而美*见阵地战吃了败仗,索性停止了地面攻击,调集了几乎所有的飞机和大炮实施昼夜轰炸,轰击的重点也由高地延伸到后方的运输线和后勤指挥位置。
这时的杜念沪,已经可以根据马达声音准确地分辨出轰炸机和侦察机,并能预测飞机的远近。声音小、速度快的是敌*侦察机,机动性能好的侦察机经常会从高空高速俯冲扫射。声音大、飞行慢的是轰炸机,一旦投弹地动山摇,这个时候,即便在坑洞里,也要张开嘴巴趴下。
杜念沪曾经两次被压在倒塌的坑道里。一天,随着轰的几声巨响,又被埋压在漆黑一片坑道里。
顿觉窒息的杜念沪,猛然想起丈夫的话:“万一我牺牲了,祖国会送你到人民大学去上学,你好好读书,把我们的孩子养大。”而现在,自己要先牺牲了。
外面的警卫员和几名战友们发疯似地将她挖了出来,一遍又一遍地喊着:“杜念沪!杜念沪!”
过了好久,棉袄棉裤被炸的爆出了棉花的杜念沪这才醒来。
杜念沪在上甘岭
警卫员哭着问杜念沪:“团长的孩子还在吗?”
杜念沪急忙摸了一下肚子,感觉孩子跳了一跳,于是笑着说:“在!在!在!”
警卫员边流泪边说:“团长说了,这孩子,不光是他的孩子,也是我们团的孩子。”
杜念沪又急忙说道:“孩子在,到时候认你们当干爸吧。”
说完,杜念沪又和人抢救起同时被埋的战友来。
不久,兵力增加到上万人的美*又恢复了地面进攻。.9和.7高地上,暴雨般的子弹拍打着地面,天塌地陷的爆炸声震耳欲聋,敌我双方都杀红了眼,你来我往,你杀我一人,我毙你一双,成了一场名副其实的“肉碾子战”。
一时间,小小的上甘岭震动了国内,也震惊了世界。但战事险恶,国内来的慰问团无法进入上甘岭,团干部股股长张明祥和干事张好生奉命代替祖国慰问团前往阵地,慰问看望盖世英雄的战士们。
听说要代表祖国慰问团前往阵地慰问,杜念沪岂能落后,说服了警卫员跟着上了前沿阵地。
战士们眼见“祖国慰问团”到了,高兴地不知说啥是好。尤其是1营宜文光、王银虎、李治,2营翟宽荣、常锁柱,3营权银刚、王化富,这些熟悉杜念沪的营长、教导员和副营长,一时悲喜交加,激动万分。
听说团唯一的女*人又是团长夫人的杜念沪来到了阵地,面对死亡面前毫不畏惧的钢铁战士们,竟孩子般地流出了泪花。
突然,有人振臂高喊:“坚决守住阵地,誓死打败侵略者!”
战士们这一喊,杜念沪和张明祥、张好生也禁不住热泪盈眶。
一边的警卫员老担心杜念沪又要挨骂,可看着团长武效贤也跟着拍手鼓掌,悬着的心这才落下。12月15日,团坚守.7高地28个昼夜后,3兵团副司令员代表 总部宣布:上甘岭战役胜利结束。
当天,武效贤将阵地交给了15*的后续部队,带领不到2个营的团返回了后方。而迎接团的不仅是李德生等12*的首长,还有15**长秦基伟等首长。
12月16日,15*召开庆功嘉奖和欢送团大会,15*参谋长张蕴玉亲手将一面绣有“主动灵活、英勇顽强”的旌旗赠给了武效贤。
秦基伟上前握着武效贤的手,发自内心地感叹道:“团的仗打得顽强,打得巧啊!”
年1月,杜念沪即将临盆,上级批准她回杭州老家生孩子。
临走前,武效贤问道:“现在一时不打仗,我可以好好陪你几天。”
杜念沪脱口而出:“你陪我再回一次上甘岭。”
武效贤道:“可以,但你快要生了,去了可不能掉眼泪。”
夫妻俩带上警卫员乘车来到了上甘岭,看着近在咫尺的.7高地,杜念沪刚一落脚,眼泪不仅夺眶而出。
武效贤见状,让人拍了一张纪念照片,赶紧拉上杜念沪离开了上甘岭。
杜念沪和武效贤在上甘岭阵地
离开朝鲜战场的临别前,杜念沪对武效贤说:“孩子就要出生了,你先起个名吧。”
武效贤不假思索道:“若是儿子,就叫武和平。”
杜念沪点头示意道:“和平,这名字好!”
武效贤故意问道:“你说说看,怎么个好法。”
这根本难不住金陵女子大学毕业的杜念沪:“和平,才是不畏生死战士们的挚爱,
也是战士们对世界最大的希冀和愿望!”
回到国内杭州不久,杜念沪生下了一个男婴,取名为武和平,后来,他们的女儿的名字也带一个平字,起名武燕平。
杜念沪和儿子武和平
时光如水,岁月如梭。
战争胜利70周年之际,杜念沪老人领到了一枚镌刻着和平鸽的纪念章。
手捧着纪念章,杜念沪老人仿佛又回到了上甘岭那片3.7平方公里的阵地,她深情地写道:
“战后的上甘岭随手抓把土都可以数出几十颗弹片,甚至骨头,寥寥无几的树木残根,也嵌入了无数的弹头和弹片。”
“作为上甘岭战役坑道里的唯一女性,我记下了团所有牺牲战友的名字,我常常想起这些死也不怕美帝国主义侵略的战士们。他们也该像我一样,有自己的儿女,也会子孙满堂,他们是为祖国安宁、为世界和平牺牲的。”
“我也时常想起我的丈夫曾对我说过的那句话:那些牺牲战士的鲜血与躯体,已经浇筑在了上甘岭,成了 血肉阵地的一部分。”
杜念沪老人
伟大的 ,伟大的上甘岭精神,将永远是中华民族的精神高地。
谨以此文,献给以杜念沪和武效贤为代表的英雄前辈,并缅怀为了国家安宁和人民幸福而牺牲的 英烈们。
世界通史
global--history
长按